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实现人类共同富裕所必需的物质生产力条件和社会经济制度前提,深刻地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性和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实践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既要深刻认识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又要深刻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财产占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和牵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图分类号:
[1] | .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15-119. |
[2] | 韩丽娜, 金晓彤, 马树昇. 传统文化视角下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109-111. |
[3] | 谢琦. 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劳动者收入状况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139-141. |
[4] | 王弟海.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和现状:原因、影响及其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21-129. |
[5] | 张车伟, 赵文. 功能性分配与规模性分配的内在逻辑--收入分配问题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79-90. |
[6] | 林芳. 居民特性与家庭财富持有意愿研究--来自西部地区699户家庭的回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91-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