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需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以辩证思维全面审视共同富裕,就要处理好物质与精神、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平衡。要以历史思维来省思共同富裕的过程性质,就要置身历史语境、遵循历史规律和总结历史经验以规划其美好蓝图。要以系统思维来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就要在各方要素的协同联动和有机体系中系统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要以战略思维来推进共同富裕,就要加强顶层设计,有重点、有步骤地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以底线思维来分析共同富裕的推进之路,就要在守底线的基础上妥善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要以创新思维来引领共同富裕,就要全面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并创造性地激发经济活力。要以科学思维引领共同富裕的实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迎来全新的局面。
中图分类号:
[1] | 韩喜平, 朱翠明. 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5-9. |
[2] | 任保平.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维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5-10. |
[3] | 徐胜. 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驱动效应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25-134. |
[4] | 夏中义. 反映论与“1985”方法论年——以黄海澄、林兴宅、刘再复为人物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42-150. |
[5] | 李华晶. 制度环境、绿色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92-99. |
[6] | 印重, 刘金全, 马昕田. 我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经济波动的动态相关性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35-139. |
[7] | 郭将. 增长的超越———基于技术和制度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13-117. |
[8] | 谢琦.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劳动者收入结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4): 116-118. |
[9] | 杨志勇, 汤林闽. 调节国有资本: 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新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88-94. |
[10] | 文 , 金雪琴. 基于不同区域尺度的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03-108. |
[11] | 白玲, 刁伟涛. 我国传统工业如何以技术创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09-112. |
[12] | 刘海莺.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我国内需的影响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29-131. |
[13] | 王伟光. 新时期中国工业技术创新政策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56-60. |
[14] | 关键. 论产业促群战略对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68-170. |
[15] | 王小军. 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79-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