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3 ›› Issue (2): 180-189.

• 现当代旧体文学 • 上一篇    

论民国旧体文学史的建构及其意义

曹辛华   

  1. 上海大学
  • 发布日期:2023-05-29
  • 作者简介:曹辛华,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281);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创新团队项目

  • Published:2023-05-29

摘要: 当前关于民国旧体文学的研究日益兴起,但尚未有研究“民国旧体文学史”建构问题的论著出现。根据已有的文学史建构与撰著的方式,应当从历史纵观、分别横剖、综合研究这三种研究方式入手来建构民国旧体文学史。这不仅是对“五四”以来流行的文学观念的反拨与修正,也是对20世纪90年代提倡的“打通古今”“古代、现代会通”等学术思潮的回应与实践;不仅可以补充与拓展近代文学史领域,为近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还将为民国新文学史的研究提供参照,以真正实现现代文学史专家一直要做到的“原生态”研究设想,刺激现代文学研究思维新变。民国旧体文学史的建构有利于诊断、发现与纠正当前文学史研究、撰著的误区,从而为现当代旧体文学史的建构以及当前“现当代诗词入史”的争论等问题提供解决路径与启示。

关键词: 民国旧体文学史;建构;研究方式;创新意义

中图分类号: 

  • I207.2
[1] 于景祥. 《文心雕龙》中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00-207.
[2] 王彦龙. 陈云对东北解放区工人运动的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38-141.
[3] 朱志荣. 论《沧浪诗话》的诗歌语言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78-182.
[4] 于景祥. 《文通》骈文批评对《文心雕龙》的师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182-185.
[5] . 闻一多与中国新诗同人诗家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80-186.
[6] . 从唐诗看浮云意象的佛禅意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97-200.
[7] 杨抱朴. 刘熙载佚诗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92-194.
[8] 陈晓君. 文本意识与文学史思维———评宋剑华新著《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222-223.
[9] 胡建次.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境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65-170.
[10] 刘丽. 从音乐的角度看白居易的《琵琶行》[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78-181.
[11] 李晓峰. 从少年豪华到文人困顿———李白苏轼诗歌风格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189-192.
[12] 杨允, 许志刚. “赫赫宗周, 褒姒灭之”———“女色祸国”论及其文学表现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214-217.
[13] 刘刚. 巫山考---宋玉辞赋地名考之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155-160.
[14] 金红. 重释“大我”与“人”的观念—— 从郭沫若、贺敬之诗中的“大我”形象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160-164.
[15] 张伟. 阮籍《咏怀》诗女性意象及与《离骚》的传承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1): 185-18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