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3 ›› Issue (3): 15-24.

• 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问题探究 • 上一篇    

论政治形态的生存焦虑及其消解

晏 辉   

  1. 上海师范大学
  • 发布日期:2023-06-15
  • 作者简介:晏辉,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X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ZD038)

  • Published:2023-06-15

摘要: 从发生学角度说,任何一种生存焦虑的发生都有其主体性根源和客体性条件。从性质上判断,积极心理学意义上的生存焦虑,乃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试图摆脱外界压力和困境、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的心理—精神反应,这种生存焦虑有助于人们产生积极摆脱困境的意志和行动。在现代性语境下,最有政治哲学意义的是政治形态的生存焦虑。从产生此种焦虑的主体性根源和客体性条件看,在充满风险的现代社会中,政治的作用日益凸显,人们对政治充满了渴望和希望,又对错用和滥用权力的社会现象充满了忧虑,于是善意和良知视阈下的政治诉求便被普遍地建构出来。在摆脱政治焦虑的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将生成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将政治提升为一种超越权力和资本的核心力量,也即通过相关于政治的观念论、信念论、德性论和实践论,将观念、信念和德性规范化、制度化,以一种整体性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模式充分运用政治的力量,实现人们孜孜以求的终极之善。

关键词: 焦虑;政治焦虑;观念论;德性论;实践论

中图分类号: 

  • D0
[1] 李海青. 使命驱动型的治理现代化——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审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4-19.
[2] 李辉. 非常规模式下基层治理的多重逻辑——基于L市6乡镇疫情防控的案例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01-208.
[3] 林闽钢. 论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定位、框架和重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90-95.
[4] . 自然权利的历史建构与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9-33.
[5] 孔明安. 论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逻辑——兼论偶然性与意外性概念的不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5-10.
[6] 李西祥, 乔荣生. 意识形态与社会建构:在不可能与可能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1-15.
[7] 王福生. 自然、人为与自由: 马克思对话施特劳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20-23.
[8] 杜秀娟. 一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的争论———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46-48.
[9] 刘进田. 价值:哲学本体和方法的实质命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28-31.
[10] 郁建兴, 何子英. 政治交往:一种政治沟通的新分析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4-9.
[11] 王善平. 略论政治文明的知识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14-17.
[12] 李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37-40.
[13] 汤梅, 叶敏. 论服务型政府的谦抑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16-18.
[14] 王晓升. 正义制度建构中道德因素的作用———罗尔斯和哈贝马斯方案剖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18-22.
[15] 陈文通. 民主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10-1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