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3 ›› Issue (6): 79-8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上一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智能化国际传播:意义向度、传播体系与路径

徐艳玲   

  1. 山东大学
  • 发布日期:2023-11-24
  • 作者简介:徐艳玲,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A014)

  • Published:2023-11-24

摘要: 受智能技术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出现重大变革。智能技术在数据、算力、算法三要素同频共振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提供新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对西方原有价值理念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会面临一系列瓶颈制约。西方舆论场对智能化传播的主导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逐利性竞争,在传播模式和方法上的弊端成为制约国际传播的重要因素,传播体系中的文化差异极易产生国际传播的话语鸿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智能化国际传播效度的进一步提升,应在价值体系上构建更有“温度”的传播逻辑、更具“广度”的传播途径和更富“精度”的传播场景,在现实选择上综合运用各类智能传播技术,助力国际传播向协同性、纵深性发展。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智能化;元宇宙;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 

  • D61
[1] 程美东.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9-38.
[2] 杜明娥. 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44-46.
[3] 于立军. 弘阔的历史画卷---评《中国改革开放30 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226-227.
[4] 贾科. 科学发展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215-217.
[5] 秦晓波.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政治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73-175.
[6] 吕春颖. 国家视角中的意识形态与现代世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5): 20-26.
[7] 杨成湘. 论中国特色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特征及其改革路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4): 136-145.
[8] 张本刚 李晓萌.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4): 30-36.
[9] 张占斌.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28-34.
[10] 张国祚.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八大优势及其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35-39.
[11] 郭建宁.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建构和世界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40-45.
[12] 田鹏颖. 东北全面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6): 5-1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