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3 ›› Issue (6): 213-222.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 上一篇    

茅盾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阎浩岗   

  1. 河北大学
  • 发布日期:2023-11-24
  • 作者简介: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ZW041)

  • Published:2023-11-24

摘要: 理性、冷静、科学地剖析现实社会,全方位地展示时代社会风貌,是以《子夜》为代表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特色与精髓。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史诗性追求的长篇小说作者并非都有意识地师法茅盾,虽然笼统说存在一种“茅盾类型”未尝不可。“十七年”史诗类长篇小说与茅盾式长篇小说在精神实质上存在重要差异,除了个别作品外,它们与“茅盾传统”形似而神不似,甚至形亦不全似。新时期以后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也不尽合“茅盾传统”的基本特征。当代长篇小说最接近茅盾写法的是姚雪垠的《李自成》和柯云路的“改革四部曲”。姚雪垠奉茅盾为师,柯云路却不曾明言受茅盾影响。“茅盾传统”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命运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导向与规约、时代现实语境及作家个人气质素养。“茅盾传统”的当代命运正是茅盾本人在中国当代文艺和文化界特殊地位与境遇的表征。

关键词: 茅盾;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茅盾传统;姚雪垠;柯云路

中图分类号: 

  • I206
[1] 于景祥. 《文心雕龙》声律理论三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86-191.
[2] 纪德君. 明清小说家“以文为戏”摭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92-199.
[3] 徐大军. 《金瓶梅词话》叙事建构的文艺渊源刍议——以取径武松打虎故事的属性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00-210.
[4] 王立. 明清灾害文学书写与御灾信仰的精神史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33-39.
[5] 陈军. 《诗经》“昔我往矣”句经典化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91-197.
[6] 胡胜. 杨悌《洞天玄记·前序》所引《西游记》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98-203.
[7] 叶志衡. 论元代文人对屈原和陶渊明的接受[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204-210.
[8] 朱寿桐.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6-62.
[9] 赵稀方. 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63-76.
[10] 王本朝. 骡马曳车:吴宓的悲悯情怀及身份认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77-82.
[11] 刘宁. 唐代创作与批评的理论反思及其深化——新时期40年唐代文学思想研究的回思与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5-7.
[12] 吴光兴. 隋唐五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8-10.
[13] 刘方喜. 错位与化解:40年文论三次转向的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1-13.
[14] 宋伟. 社会转型视域中的新时期文艺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4-17.
[15] 王达敏. 40年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挖潜与突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7-2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