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4 ›› Issue (3): 61-68.

•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周年专题研究 • 上一篇    

思政课“讲道理”的日常生活基础

吴宏政  李泰霖   

  1. 吉林大学
  • 发布日期:2024-05-28
  • 作者简介:吴宏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泰霖,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08)

  • Published:2024-05-28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于,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直观性作用。日常生活是思政课的“立意”基础。明确思政课的“立意”是讲好思政课的前提,而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意。为此,思政课要把日常生活世界作为“思政大课堂”。为了达到这一“立意”,就要基于日常生活做好思政课的“素材选择”。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素材的感性亲近性,加强经典素材与日常生活素材的衔接,从而基于日常生活素材深化“讲道理”。在素材选择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面向生活世界的“话语转换”。基于价值观“日用而不觉”的特征和日常生活话语的基本特征,不断推进“教材话语”向“日常生活话语”的转化。

关键词: 思政课;讲道理;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 

  • G122
[1] 张国祚 孙亚芳. 论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与丰富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29-37.
[2] 张洪松.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53-59.
[3] 陈红娟. 话语互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相契合的原初形态[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27-33.
[4] 汤荣光. 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以“宅兹中国”——习近平文化思想根脉溯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34-41.
[5] 刘宗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维契合向度——基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审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42-50.
[6] 魏光奇. 重构儒家:中国近代文化精英的一种努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06-113.
[7] 周丽洁. 现代化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64-68.
[8] 杨剑龙, 王传习, 赵鹏. “考察世界与我们生存之谜的一种途径”———近年国内都市文化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177-181.
[9] 杨太.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浑融性及其成因——从民间故事的复杂内涵说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69-72.
[10] 杨太.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浑融性及其成因——从民间故事的复杂内涵说起[J]. 社会科学辑刊, 0, (): 69-72.
[11] 刘冬雪.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65-6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