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区域重大战略为载体、以区域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内涵特征,是我国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关键抓手。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体现新时代特征与新发展理念内涵的生产力,在实践层面给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主要包括产业主体培育、产业体系建设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三方面。我国应进一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复合化治理,推动路径突破与路径依赖双向发展,从产业主体、产业支撑体系、产业结构等维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进而更好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1] | 许崇正.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5): 123-127. |
[2] | 王炳德. 生产力的发挥与生产力的发展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2): 175-177. |
[3] | 郝建设. 法律推理与司法公正[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1): 41-45. |
[4] | 孔令锋, 黄乾. 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历史演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55-59. |
[5] | 郭小鲁, 刘丹.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范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54-59. |
[6] | 严若森. 所有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机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84-88. |
[7] | 林宏桥, 林浩, 林源. 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1): 81-84. |
[8] | 张鹏侠, 张一鹤. 论知识与制度的内涵及其作为生产要素的依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60-163. |
[9] | 句华. 信用经济与政府信用的保障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45-49. |
[10] | 褚霞. 我国实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77-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