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5 ›› Issue (4): 118-126.

• 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 上一篇    

技术接受的中介视角下互联网使用对村民公共参与的影响

赵俊忠   

  1. 山西大学
  • 发布日期:2025-09-24
  • 作者简介:赵俊忠,山西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郝栋男,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D077)

  • Published:2025-09-24

摘要: 村民公共参与是村民在乡村治理框架下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与监督等环节的行为过程,是凝聚乡村振兴智慧的重要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伴随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全面普及与深度应用,村民的网络使用水平对公共参与的赋能效应日益凸显。基于技术接受模型,采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库的村户调查数据,构建逻辑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力与使用机会对村民不同类型的公共参与行为呈现异质性影响,并且其通过影响村民对技术的接受程度间接影响其公共参与行为,但该中介效应也因参与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技术接受视角下村民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受用性程度在村庄集体公益行动和社群公共事务交流参与中发挥着中介效应,但在村级民主审议参与中未产生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在推进数字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提升村民互联网使用水平与接纳度、优化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强化数字技能培训并针对不同公共参与方式分类施策是促进村民公共参与、弥合数字鸿沟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村民公共参与;技术接受模型;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 

  • C913
[1] 白维军 宁学斯. 物业嵌入型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转机制与实现路径——基于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3): 65-74.
[2] 李 静. 优势视角下农村养老服务的结构失衡与体系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3): 75-84.
[3] 张 毅  郎 宸. 服务感知能力嵌入:平台化公共服务的价值共创机理与路径优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1): 58-64.
[4] 刘 飞. 信任的力量:普遍信任、制度信任对志愿服务参与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1): 65-72.
[5] 陈友华. 我国养老服务的定位、问题与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36-148.
[6] 沈 可. 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健康改善与产业升级的调节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49-158.
[7] 伍海霞. 城乡空巢老年人的家庭照料负担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59-171.
[8] 高传胜. 推动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何以可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72-180.
[9] 房连泉.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政策逻辑与地方征收绩效[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6): 181-191.
[10] 蔡 禾. 平台经济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小业主中间阶层的“重生”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5): 131-136.
[11] 刘 琳. 工作流动性与新兴青年的失业风险感知研究——基于十个特大城市的数据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5): 137-147.
[12] 顾 辉. 社会阶层变迁视域下新社会阶层的结构性特征及发展路径——以江苏省综合性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5): 148-153.
[13] 卫小将. 数字技术下的社会政策理念、类型及应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78-86.
[14] 郑广怀. “结构—行动”视角下社区工作者工作异化的形成与化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87-96.
[15] 蔡华玲. 共建“熟人社会”: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困境审思与复合重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97-10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