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1): 103-110.

• 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

马越越,王维国   

  • 发布日期:2015-02-15
  • 作者简介:马越越,管理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5);王维国,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 大连 116025)。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10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GL040);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3YJC790185、13YJC790023);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2014003023);辽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4CLY043)

  • Published:2015-02-15

摘要: 中国物流业碳排放总体地区差距呈下降趋势,2006年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地区间净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其次为超变密度,地区内差距的贡献最小。物流碳排放的极化测度结果表明,中国物流碳排放分布的极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地区内的集聚程度和地区间的对抗程度不断减弱,最终成为碳排放极化程度下降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各地区物流业碳排放水平的不断上升说明目前中国物流业仍处于粗放式增长,在物流产值和周转量增加的同时,忽视了碳排放这一必然副产品也随之增加的事实,这一现实提醒我们有必要根据自身物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碳减排措施;另一方面,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相应的碳减排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中国各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征,制定差异化的策略,使物流业碳减排和稳定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 物流业, 碳排放, 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 

  • F062.2

〔1〕Clarke-Sather,A.,Qu,J.,Wang,Q.,Zeng,J.,Li,Y.,“Carbon Inequality at the Sub-National Scale:A Case Study of Provincial-Level Inequality in CO2 Emissions in China 1997-2007,”Energy Policy,vol.39,no.9(2011),pp.5420-5428.〔2〕Ezcurra,R.,“Is There Cross-Country Convergence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nergy Policy,vol.35,no.2(2007),pp.1363-1372;Esteban,J.,Gradín,C.,Ray,D.,“An Extension of a Measure of Polarization,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Five OECD Countrie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vol.5,no.1(2007),pp.1-19.〔3〕Duro J.A.,Padilla E.,“Cross-Country Polarisation in CO2 Emissions Per Capita in the European Union:Changes and Explanatory Factors,” Environmental Resource Economics,vol.54,no.4(2013),pp.571-591.〔4〕肖黎姗、王润、杨德伟、孙艳伟、刘健:《中国省际碳排放极化格局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5〕孙耀华、仲伟周、庆东瑞:《基于Theil指数的中国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分析》,《财贸研究》2012年第3期。〔6〕刘华军、鲍振、杨骞:《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资源科学》2013年第10期。〔7〕马越越、王维国:《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MDI分解技术》,《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第10期。〔8〕周叶、王道平、赵耀:《中国省域物流作业的CO2排放量测评及低碳化对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9期。〔9〕张立国、李东、周德群:《中国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系统工程》2013年第4期。〔10〕〔11〕Dagum C.,“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 Empirical Economics,vol.22,no.4(1997),pp.515-531.〔12〕洪兴建:《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兼论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城乡分解》,《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1期。〔13〕〔14〕Esteban,J.,Ray D.,“On the Measurement of Polarization,” Econometrica,vol.62,no.4(1994),pp.819-851.〔15〕Lasso de la Vega M.C.,Urrutia A.M.,“An Alternative Formulation of the Esteban-Gradín-Ray Extended Measure of Polarization,”Journal of Income Distribution,vol.15,no.1(2006),pp.42-54.〔16〕洪兴建:《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1] . 耕地自然力安全预警理论探索——基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90-93.
[2] 范忠宏. 房地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31-134.
[3] 李秉祥, 黄泉川. 市场转型期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主体事权划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65-70.
[4] 胡仪元. 西部生态经济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81-85.
[5] 李树. 绿色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经济的"绿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2): 72-77.
[6] 孙萍, 王丹. 论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49-51.
[7] 曹新. 论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76-79.
[8] 李辉. 可重复性分析框架下雾霾治理的实验研究——以“APEC空气质量保障行动”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34-14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