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5 ›› Issue (1): 111-120.

• 历史上的东亚邦交 • 上一篇    下一篇

1885年、1887年中朝勘界的重新认识

李花子   

  • 发布日期:2015-02-15
  • 作者简介:李花子,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 Published:2015-02-15

摘要: 通过1885年(光绪十一年)第一次勘界,朝方代表李重夏确认定界碑、黑石沟的土石堆,再连接红土山水,这是穆克登(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确定的当年旧界,所以在1887年(光绪十三年)第二次勘界时要求以此为界,这与清总理衙门要求查明图们江旧界的勘界目标也是相符的。但是由于吉林将军派出的勘界代表误以为碑东之沟(黄花松沟子)是松花江上流,认为碑址地理形势与碑文所记“西为鸭绿,东为土门”不符,所以不但否定了碑址、堆址为当年界标,还否定了与之靠近的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其后吉林将军提出的拟沿小白山、石乙水设立“十字碑”的计划,由于朝方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关键词: 勘界, 定界碑, 黄花松沟子, 红土山水, 小白山, 石乙水

中图分类号: 

  • K256

〔1〕筱田治策:《白头山定界碑》,乐浪书院,1938年,第223-228页;李汉基:《韩国的领土》,首尔大学校出版部,1996年,第328页。〔2〕总理衙门辑:《吉朝分界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续编》(5),2005年,第1793-1794页。〔3〕〔36〕《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五卷,第1925、2391页。〔4〕《吉朝分界案》“总理衙门奏”,第1795-1799页。〔5〕《吉朝分界案》“礼部片复,光绪十二年二月初六日到”,1829-1830页。〔6〕《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五卷,第1961-1962、2041-2042页。〔7〕《清圣祖实录》卷246,康熙五十年五月癸巳,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六册,第441页;卷247,康熙五十年八月辛酉,第六册,第448页。〔8〕《白山图》收入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的《舆地图》中,书号:古4709-1。〔9〕〔10〕李灿编:《韩国的古地图》,首尔:泛友社,1991年,第264-265、64页。〔11〕首尔大学奎章阁编:《朝鲜后期地方地图》“江原道、咸镜道篇”,2000年影印。〔12〕首尔历史博物馆收藏,图号:首13157。〔13〕交涉衙门编:《问答记》,1885年,奎章阁书号:21041。〔14〕《问答记》“彼员答幅”,胶片第33页。〔15〕《吉朝分界案》“照录吉林将军来文,光绪十二年正月初七日到”,第1810页。〔16〕《问答记》“答送另幅”,胶片第35页。〔17〕《吉朝分界案》“照录吉林将军等来文,光绪十二年正月初七日到”,第1811页。〔18〕李重夏:《别单草》,1887年,收入《土门勘界》,奎章阁书号:21036,胶片第11页。〔19〕李重夏:《追后别单》,1885年,收入《土门勘界》,胶片第10-11页。〔20〕《吉朝分界案》“照录吉林将军来文,光绪十二年三月初六日到”,第1831-1833页。〔21〕《吉朝分界案》“照录吉林将军来文,光绪十三年七月初二日到”,第1859页。〔22〕〔23〕《吉朝分界案》“总理衙门奏”,第1838-1839、1838-1839页。〔24〕〔26〕《吉朝分界案》“总理衙门奏”,第1840-1841、1841-1843页。〔25〕《吉朝分界案》“照录吉林将军等来文,光绪十二年正月初七日到”,第1811页。〔27〕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卷69,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第1295页;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312-315页。〔28〕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汉城:高丽大学出版部,1970年,第328页。〔29〕《通文馆志》卷12《纪年续编》,高宗二十三年丙戌,《国译通文馆志》3,世宗大王纪念事业会,1998年影印,《附录》第56-57页。〔30〕李重夏:《勘界使交涉报告书》“四月十三日再答华员”,1887年,奎章阁书号:11514之2,胶片第5-7页。〔31〕李重夏:《丁亥状启》,收入《土门勘界》,胶片第17页。〔32〕李重夏:《勘界使交涉报告书》“闰四月十六日”,胶片第19-21页。〔33〕《吉朝分界案》“照录吉林将军来文,光绪十三年七月初二日到”,第1858页;李重夏:《丁亥状启》,胶片第20页;《覆勘图们界址谈录公文节略》,石光明等编:《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第8册,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影印本,第83-85页。〔34〕《吉朝分界案》“照录本衙门行吉林将军,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第1867页。〔35〕《吉朝分界案》“照录北洋大臣来文,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第1886-1889页;《覆勘图们界址谈录公文节略》,石光明等编:《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第8册,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影印本,第83-85页。〔37〕《吉朝分界案》“照录本衙门行吉林将军,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第1871-1872页。〔38〕《吉朝分界案》“照录北洋大臣文,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九日”,第1845页。〔39〕《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第437、445页。〔40〕《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摘录)“吉林将军衙门来文,光绪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杨昭全、孙玉梅主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230-1232页。〔41〕《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第451、463页。〔42〕《旧韩国外交文书》第八卷《清案1》,第476-478页。〔43〕《吉朝分界案》“总理衙门奏”,第1884页。〔44〕李重夏:《丁亥别单草》,收入《土门勘界》,胶片第13页。〔45〕李花子:《黑石沟土石堆考》,《清史研究》2014年第1期。
[1] . 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及其外交策略——以1870年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45-159.
[2] 龚郭清. 戊戌维新派的"学会"思想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08-113.
[3] 王小侠. 晚清洋务运动"官督商办"制度探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121-126.
[4] 王凡. 康有为人才思想论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3): 128-131.
[5] 李明伟. 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116-121.
[6] 徐凤臣. 一枚帅徽印证的义勇军抗日斗争史[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162-163.
[7] 刘永祥. 抗战时期金城银行在西部的经营活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23-127.
[8] 董丛林. 天津教案后《传教章程八条》的筹议与夭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26-13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卫兴华.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 -14 .
[4] 蒋永穆.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 -21 .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 -30 .
[6]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7]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
[8] 张云飞.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视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9 -56 .
[9] 邢雁欣. 从节俭与适度原则解析萨伊消费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57 -61 .
[10] 童敏.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62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