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所界定的网络侵权责任是建立在Web2.0环境下的侵权模式基础上,而如今网络已经进入Web3.0时代网络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建立在Web2.0环境下的网络侵权责任并不能囊括Web3.0环境下的所有网络侵权问题,尤其是对Web3.0环境下网络侵权责任的规制捉襟见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理清Web3.0环境下的侵权模式,并根据该侵权模式建立起相应的网络侵权责任,以达到全面规制Web3.0时代网络侵权行为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
〔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8页。 〔2〕杨立新:《侵权行为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3〕克里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525页。 〔4〕刘超:《论环境标准制度的环境侵权救济功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
[1] | 王利民,张国强.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传统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87-92. |
[2] | 刘剑文.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对深化改革的历史担当[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57-59. |
[3] | 施正文. 税收法定原则框架下的税收法律体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60-62. |
[4] | 许多奇. 税收法定原则中“税率法定”的法治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63-65. |
[5] | 任际. 税制改革与税收法定原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66-68. |
[6] | 曹荠. “新立法法与全面贯彻税收法定原则”会议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93-198. |
[7] | 江璐. 康德的意志概念的两个方面:实践理性和自由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12. |
[8] | 马立钊. 连带与不真正连带关系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78-82. |
[9] | 徐海静,陈伯礼. 风险社会语境下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进路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83-87. |
[10] | 杜涛. 晚清《申报》的灾害新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33-137. |
[11] | 黎四奇. 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法哲学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68-73. |
[12] | 杨松,郭金良. 民营银行“生前遗嘱”制度的法律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74-79. |
[13] | 唐清利. 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创新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80-84. |
[14] | 王太高.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本质分析与立法借鉴——以《环境保护法》修改为契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65-70. |
[15] | 陈海嵩. 宪法环境权的功能体系——兼论环境法学研究的“解释论”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71-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