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创业促进就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之一,能够为市场经济注入活力。将创业型城市建设作为一次冲击实验,以此评估政府制度供给对企业和个人创业效果的影响时发现,创业型城市建设活动显著增加城市创业,政府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端入手,通过创业型城市建设提供的扶持政策,可以有效促进创业,进而为改善社会整体就业环境助力,在创业过程中推动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1〕《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2014年12月11日。 〔2〕《美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率达20%中国仅0.3%》,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hr/2013-03/15/c_124461714.htm,2014年11月11日。 〔3〕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38页。 〔4〕新华社:《82个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将率先构建创业服务体系》,2009年03月14日,http://www.gov.cn/jrzg/2009-03/14/content_1259574.htm,2014年11月28日。 〔5〕刘金全、印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1期。 |
[1] | 王倩,何少琛. 中日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对比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08-113. |
[2] | 曾军. 托多洛夫的结构主义时期为何如此漫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51-157. |
[3] | . 经济转型与环境竞争力提升的协调性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82-90. |
[4] | . 中国环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提升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91-99. |
[5] | . “共同富裕”视阈下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问题论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47-50. |
[6] | 彭明明, 刘汉民. 企业改制中的员工参与与改制效果评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44-149. |
[7] | 孙琦峰, 杨国孝, 徐韵韵. 论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02-104. |
[8] | 唐要家, 沈宏达. 转轨中的区域产业增长:制度与结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86-90. |
[9] | 孙琦峰, 杨国孝, 徐韵韵. 论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02-104. |
[10] | 赵敬丹. 论第三部门与服务型政府内在逻辑的契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66-70. |
[11] | 李树. 经济集聚能否降低排污和能耗强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90-96. |
[12] | 关丽洁,纪玉山.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新型城市化内涵及推进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97-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