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鲁迅的美术工作定位在绍介翻印出版工作。他在搜集古今中外版画书刊、名作原拓的基础上,自费编印十余种画册,印行近万册,以供美术工作者参考再造。鲁迅是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西方版画艺术的绍介者,也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倡导者。鲁迅美术出版活动的价值取向与其文学启蒙理念是一致的,是为了用文艺来唤起民众的觉醒,改变国人的精神现状,并培育艺术新人。在鲁迅看来,无论是绍介欧美的新作,还是复印中国的古刻,都是“中国的新木刻的羽翼”,希望青年美术工作者们能将文艺遗产和外国先进艺术有机融合,创作出别开生面的新作。鲁迅撰写的书刊广告生动凝练、扣人心弦,是其出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的前瞻眼光、牺牲精神和不遗余力的努力,推动了版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践行了他在“五四”时期就倡导的文艺大众化的主张,鲁迅在中国美术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中图分类号:
〔1〕〔28〕〔37〕〔38〕〔40〕〔41〕〔42〕〔45〕〔46〕 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2、406、503-504、511、522、511、503、512、522页. 〔2〕〔4〕〔5〕〔21〕〔57〕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63、436、481、381、441页. 〔3〕〔7〕〔8〕〔9〕〔10〕〔11〕〔12〕〔13〕〔14〕〔15〕〔16〕〔19〕〔20〕〔25〕〔26〕〔29〕〔31〕〔32〕〔47〕〔48〕 〔49〕〔50〕〔52〕〔53〕〔54〕〔55〕〔56〕 鲁迅:《鲁迅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524、1169、351、494、489、486、438、491、1171、633、796、565、517、416、431、511、632、649、838、1234、840、556、569、589、1190、730、415页. 〔6〕〔34〕〔35〕〔36〕〔39〕〔43〕〔44〕 王观泉编:《鲁迅美术系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144、115、163、168、168、115、163页. 〔17〕〔18〕〔22〕〔23〕〔24〕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96、621、622、458、573页. 〔27〕〔51〕 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5辑(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58、802页. 〔30〕〔33〕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9、50页. |
[1] | 周海波. 命名的艰难--论鲁迅散文文体意识的演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56-164. |
[2] | 符杰祥. "写在边缘"--鲁迅及中国新文学手稿研究的理论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65-170. |
[3] | 刘春勇. 油滑·杂声·超善恶叙事--兼论《不周山》中的"油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71-176. |
[4] | 姜国忠. 广博精美蔚卫大观-漫议《今文观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1): 171-172. |
[5] | 吕周聚, 〔日〕藤井省三. 日本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藤井省三教授访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49-154. |
[6] | 〔日〕藤井省三, 林敏洁译. 鲁迅与佐藤春夫--两位作家间的互译与交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55-158. |
[7] | 〔日〕小川利康. 周氏兄弟与大逆事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59-166. |
[8] | 孙玉石. 鲁迅阐释的空间与限度——以《野草》为例谈鲁迅研究方法的科学化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88-194. |
[9] | 李春林. 理智审视同感情拥抱的合与离--对鲁迅与前苏联文学关系的理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154-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