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Journal ›› 2017 ›› Issue (3): 114-121.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 Published:2018-07-26

CLC Number: 

  • K246
〔1〕〔4〕〔5〕《辽史》卷2《太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4、25、20页.
〔2〕王国维:《鞑靼考》,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4,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636页.
〔3〕〔8〕〔11〕《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447、1444、1444页.
〔6〕〔42〕长泽和俊:《论辽对西北路的经营》,钟美珠译,长泽和俊:《丝绸之路史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52、339页.
〔7〕《辽史》卷30《耶律大石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56页.
〔9〕〔16〕〔20〕〔26〕〔39〕陈得芝:《辽代的西北路招讨司》,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28、29、35、33页.
〔10〕〔51〕《契丹国志》卷22《州县战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14年,第239、121页.
〔12〕《辽史》卷94《耶律速撒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83页.
〔13〕〔14〕《辽史》卷10《圣宗纪一》,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12、114页.
〔15〕〔58〕《辽史》卷12《圣宗纪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1、134页.
〔17〕《辽史》卷13《圣宗纪四》,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45页.
〔1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5,咸平六年七月己酉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0页.
〔19〕〔21〕〔40〕《辽史》卷85《萧挞凛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13、1314、1314页.
〔22〕〔23〕《辽史》卷15《圣宗纪六》,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9、172页.
〔24〕《辽史》卷17《圣宗纪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99页.
〔25〕《辽史》卷87《萧孝友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34页.
〔27〕《辽史》卷94《耶律何鲁扫古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85页.
〔28〕〔33〕《辽史》卷26《道宗纪六》,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12、308页.
〔29〕〔34〕〔波斯〕拉施特:《史集》第1卷,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15、172页.
〔30〕冯承钧:《辽金北边部族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90-192页;陈得芝:《十三世纪以前的克烈王国》,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31〕《辽史》卷25《道宗纪五》,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98页.
〔32〕《辽史》卷96《耶律仁先子挞不也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98页.
〔35〕〔52〕《辽史》卷16《圣宗纪七》,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6、186页.
〔36〕〔53〕《辽史》卷20《兴宗纪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9、234页.
〔37〕〔41〕〔45〕〔46〕〔47〕〔57〕《辽史》卷37《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450、451、451、451、451、441页.
〔38〕《辽史》卷91《耶律唐古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63页.
〔43〕《宣幑南院使韩荀墓志铭》,罗振玉:《满洲金石志》卷2,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本,长春:满日文化协会,第31页.
〔44〕〔63〕杨蕤:《略论辽代的丝路交通及其相关问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北方民族大学编:《丝绸之路与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9月,第68、69页.
〔48〕《辽史》卷104《王鼎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453页.
〔49〕《辽史》卷91《耶律唐古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62页.
〔50〕《辽史》卷104《刘辉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455页.
〔54〕《辽史》卷56《仪卫志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907页.
〔55〕《辽史》卷60《食货志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929页.
〔56〕《契丹国志》卷26《诸番纪》,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14年,第252页.
〔59〕华涛:《高昌回鹘与契丹的交往》,《西域研究》2000年第1期.
〔60〕《契丹国志》卷21《西域诸国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14年,第257页.
〔61〕钟焓:《辽代东、西交通路线的走向——以可敦墓地望研究为中心》,《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
〔62〕苏北海:《汉唐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张志尧主编:《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乌鲁木齐:新疆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22-33页.
[1]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5, 0(4): 101-110.
[2]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5, 0(4): 111-115.
[3]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3, 0(2): 169-172.
[4]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3, 0(2): 135-141.
[5]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2, 0(4): 100-106.
[6]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2, 0(4): 107-111.
[7]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2, 0(4): 175-175.
[8]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1, 0(6): 100-103.
[9]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1, 0(6): 104-109.
[10]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5, 0(1): 138-142.
[11]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3): 122-133.
[12]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1, 0(5): 171-172.
[13]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2, 0(1): 178-182.
[14]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5, 0(4): 112-11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5 -16 .
[2]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21 -29 .
[3]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30 -41 .
[4]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42 -50 .
[5]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51 -59 .
[6]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60 -65 .
[7]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66 -72 .
[8]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73 -78 .
[9]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79 -86 .
[10] . [J].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