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Journal ›› 2011 ›› Issue (5): 203-206.
• Orginal Article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CLC Number:
〔1〕《〈七月〉和〈希望〉》,王大明、文天行、廖全京编:《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年,第353-371 页。 〔2〕吴子敏:《〈七月〉丛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年,第616-617 页。 〔3〕七月社:《愿再和读者一同成长》,《七月》1939 年第4 集第1 期。 〔4〕胡风:《寄从“黑夜”到“天亮了”的读者们》、《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希望》1945 年第1 集第1 期。 〔5〕胡风:《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七月》1937 年第1 集,1983 年第5、6 期。 〔6〕端木蕻良:《文学宽度、深度和强度》,《七月》1927 年第1集第5 期。 〔7〕辛人:《谈公式化》,《七月》1938 年第1 集第6 期。 〔8〕曹白:《受难的人们》,《七月》1937 年第1 集第2 期。 〔9〕萧红:《火线外二章》,《七月》1937 年第1 集第2 期。 〔10〕东平:《叶挺印象记》、《吴履逊和季子夫人》,《七月》1937年第1 集第3 期。 〔11〕东平:《第七连》,《七月》1938 年第1 集第6 期。 〔12〕东平:《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七月》1938 年第2 集第1 期。 〔13〕S·M:《咳嗽( 战地特写) 》,《七月》1938 年第2 集第5期; 《从攻击到防御( 战役报告) 》,《七月》1939 年第4 集第2 期。 〔14〕萧军:《第三代( 第三部) 》,《七月》1937 年第1 集第3、4、5 期,1938 年第6 期。 〔15〕周良沛选编:《七月诗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 〔16〕绿原:《序》,绿原、牛汉选编:《白色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 〔17〕胡风:《为祖国而歌》,重庆:重庆南天出版社,1941 年。 〔18〕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下册)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 年,第1127-1132 页。 〔19〕谷风:《山城与鹰》、《诗星》1942 年第2 集第4-5 期合刊。 〔20〕鲁藜:《风雪的晚上》,《希望》1946 年第1 集第4 期。 〔21〕绿原:《神话的夜》、《童话》,重庆:重庆南天出版社,1941年。 〔22〕绿原:《终点,又是一个起点》、《又是一个起点》,上海:上海希望社,1948 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