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C Number:
〔1〕〔18〕〔19〕〔25〕《辽史》卷 1《太祖本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8、2、7页。以下所引《辽史》皆同此版本,不另注。〔2〕鄂景海、巴图宝音:《中国达斡尔族史话》,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77页。〔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4〕傅乐焕:《辽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0-82页。〔5〕金在满:《契丹始祖传说与西拉木俗河、老哈河及木叶山》,宋德金:《辽金西夏史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6〕姜念思、冯永谦:《辽代永州调查记》,《文物》1982年第7期。〔7〕罗继祖:《枫窗三录》,大连:大连出版社,2000年,第60-61页。〔8〕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9〕〔10〕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24页。〔11〕《辽史》卷10《圣宗本纪一》,第109-110页。〔12〕《辽史》卷68《游幸表》,第1050页。〔13〕赵评春:《辽代木叶山考》,《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14〕张松柏:《木叶山考古的新发现》,《赤峰日报》1998年8月21日,第3版。〔15〕葛华庭:《关于圆慧大师玄福墓志之浅见》,《赤峰日报》2006年2月18日,第3版。〔16〕张柏忠:《辽代的西辽河水道,永、龙化、降圣州考》,《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7〕刘浦江:《契丹族的历史记忆》,《漆侠先生纪念文集》,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20〕《辽史》卷6《穆宗本纪上》第77页。〔21〕《辽史》卷15《圣宗本纪六》,第179页。〔22〕《辽史》卷116《国语解》,第1535页。〔23〕〔24〕《辽史》卷3《太宗本纪上》,第30、32页。〔26〕〔27〕《辽史》卷3《太宗本纪上》,第33、35页。〔27〕《辽史》卷3《太宗本纪上》,第35页。〔28〕《辽史》卷21《道宗本纪一》,第257页。〔29〕《辽史》卷25《道宗本纪五》,第301页。〔30〕《辽史》卷27《天祚皇帝一》,第323页。〔31〕〔32〕《辽史》卷55《仪卫志一》,第901、900页。〔33〕稻田正郎:《大契丹国:辽代社会史研究》,何天明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3页。〔34〕《巴林右旗志》第三编《地质地貌》、第二十三编《宗教民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9、643-644页。〔35〕〔37〕《辽史》卷49《礼志一》,第834、835页。〔36〕《辽史》卷37《地理志一》,第445页。〔38〕《海拉苏镇志》(蒙古文版),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第370页。〔39〕《辽史》卷2《太祖本纪下》,第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