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0 ›› Issue (4): 4-8.

• 哲学研究 •    下一篇

"起源终极"论批判

高玉   

  1.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 收稿日期:2000-03-04 出版日期:2000-07-15 发布日期:2018-11-13
  • 作者简介:高玉(1964-),男,湖北荆门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

  • Received:2000-03-04 Online:2000-07-15 Published:2018-11-13

摘要: "起源终极"论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研究方法虽早已有之,但却缺乏充分的理论性和哲学论证。"起源终极"论从广义上说是"历史主义";从根本上说与人类认识结构模式的认识方向相反。从事物的起源中寻找事物的"终极"本质,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关键词: "起源终极"论, 批判, 历史主义

中图分类号: 

  • B83-02
[1] 孙民.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6-52.
[2] 付文军. 《资本论》与马克思的技术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85-91.
[3] 毛振阳 乔瑞金. 试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是“新的科学的世界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69-80.
[4] 何善蒙. 现实批判与价值重建:阳明的知行合一及其现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27-37.
[5] 罗克全. 可能生活的敞开——马克思主义辩证批判的社会正义观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59-65.
[6] 程广云. 形而上学终结与科学一体化——重估《自然辩证法》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52-159.
[7] 李翔. 正义的张力:马克思与阿马蒂亚·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40-48.
[8] 唐善林. “生活论美学”话题缘起语境及其价值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94-198.
[9] 王兴赛. 作为实践的哲学与世界的哲学化——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哲学思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118-123.
[10]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32.
[11] 林进平. 马克思以何批判资本主义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8-22.
[12] 孙亮. 在“哲学与现实”之间重审价值虚无主义的困境——对虚无主义阐释的形而上学路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29-33.
[13] . “资本主体性”批判——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本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5-20.
[14] .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意义及其当代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31-36.
[15] . 自然权利的历史建构与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9-3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