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生态是影响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生态对人类_社会的诸多辛象具有一定的影响。生态对秦汉时期的北方民俗的形成与存在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不同的生态条件是长城以北、关中、关东等地不同风俗形成和流行的墓础之一;另一方面,透过秦汉时期北方各地千差万别的习俗,我们又可洞窥生态的差异。从生态的视野透视某一时期或地区的民俗是我们研究社会历史之客体时应予以引入的新的质素。
中图分类号:
〔1〕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6. 〔2〕〔25〕〔26〕〔28〕〔33〕〔39〕〔40〕〔44〕〔45〕汉书: 卷二十八: 地理志〔M〕. 〔3〕〔4〕〔6〕〔9〕〔10〕〔12〕〔14〕〔15〕〔16〕史记: 卷一百一十: 匈奴列传〔M〕. 〔5〕〔19〕〔20〕〔24〕〔27〕〔29〕〔30〕〔31〕〔34〕〔35〕〔36〕〔38〕〔41〕史记; 卷一百二十九: 匈奴列传〔M〕. 〔7〕〔11〕汉书: 卷九十四: 匈奴传〔M〕. 〔8〕世说新语。言语〔M〕. 〔13〕汉书: 卷五十四: 苏武传〔M〕. 〔17〕史记: 卷二十九: 河渠书〔M〕. 〔18〕潜夫论。浮侈〔M〕. 〔21〕后汉书: 卷八十: 杜笃传〔M〕. 〔22〕汉书;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M〕. 〔23〕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M〕.兰州: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201. 〔32〕汉书; 卷二十八: 地理志。及颜师古注〔M〕. 〔37〕史记: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集解引齐世家〔M〕. 〔42〕〔43〕汉书: 卷六十九: 赵充国传〔M〕. |
[1] | 庄友刚. 全球化与区域化:当代城市发展的二重趋势与内在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3-19. |
[2] | 付强. 区域异质、政府竞争与电力市场规制绩效:机制及其影响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49-155. |
[3] | 程谟刚 常玲. 从中澳媒体发展比较看媒体融合战略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02-206. |
[4] | 王倩 路京京. 短期利率波动对碳交易价格影响的区域异质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01-110. |
[5] | 戴金平, 刘进财. 政府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的门槛检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57-64. |
[6] | 庄芮. 美国参与亚太自贸区的行为逻辑与对中国的策略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77-86. |
[7] | 陈岩.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开发路径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33-142. |
[8] | 王倩, 王硕.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109-115. |
[9] | 吴宇晖, 付淳宇. 分级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88-94. |
[10] | 李辉. 区域一体化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预期与挑战——以协同理论为分析框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07-110. |
[11] | 陈耀, 周洪霞.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02-111. |
[12] | 赵建国, 李佳. 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50-155. |
[13] | 白玮, 宋洋.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文化发展——基于辽宁的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54-57. |
[14] | 顾海兵, 张安军. 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131-136. |
[15] | 刘曙光. 区域经济活动的沿海化布局规律探析——国内外历史经验及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12-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