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20年,社会学作为中国历史上新时期的新兴学科和发展学科发挥了独有的作用。社会学理论因适应社会世俗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并得以发展和创新,完成了由理论化到大众化、由价值理性到工具理性、由一元化到多元化、由边缘化到主导化的转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学研究宏观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瞄准我国社会最重大、最现实和最紧迫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位里和生存价值,实现了学科现代化,在服务社会中自身得以快速发展。以研究社会变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学,将在21世纪担负更重要的学术使命。
中图分类号:
[1] | 陈海懿.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代表选定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177-186. |
[2] | 郇庆治. 环境政治学视角下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5-12. |
[3] | 谢俊贵. 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44-51. |
[4] | 张可云 李晨. 新中国70年行政区划调整的历程、特征与展望[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18-128. |
[5] | 刘云亮.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途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89-194. |
[6] | 晏 辉. 中国形态的现代性:事实与价值的双重逻辑——价值哲学的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2-22. |
[7] | 齐春风. 中国近代民众运动史研究中的视角、立场与政治纠葛[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77-185. |
[8] | 张福运. 抗战后期延安文艺工作者“下乡”运动再认识——社会革命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86-194. |
[9] | 严海建. 统一战线与青年运动:一二·九运动前后中共在北平私立中国学院的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204-212. |
[10] | 韩喜平, 朱翠明. 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5-9. |
[11] | 李海青. 使命驱动型的治理现代化——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审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4-19. |
[12] | 何虎生, 闫书华.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研究评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53-58. |
[13] | 董红亚. 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行框架及趋势前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07-114. |
[14] | 王立胜, 郭冠清.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18. |
[15] | 程美东.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9-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