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1 ›› Issue (2): 11-17.

• 人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克思哲学与人学的内在关联--兼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时代价值

邹诗鹏   

  1.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 收稿日期:2000-11-07 出版日期:2001-03-15 发布日期:2018-11-01
  • 作者简介:邹诗鹏(1966-),男,湖北恩施人,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研究。

  • Received:2000-11-07 Online:2001-03-15 Published:2018-11-01

摘要: 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对人的完整的理解,从而使人真正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进而展开了人学的合理的理论建构。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就是人学,同时马克思的人学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原创性品格,它给当代人学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和实践引导。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本体论, 人学, 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 

  • B00

〔1〕格里戈里扬. 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M〕. 北京:三联书店, 1984. 28.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121.
〔3〕〔8〕〔10〕〔11〕〔12〕〔15〕〔18〕〔22〕〔23〕〔24〕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103, 77-79, 78, 78, 80, 122, 73, 103, 81, 103.
〔4〕〔5〕〔6〕〔14〕〔19〕〔20〕〔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24, 24, 25, 25, 50,18, 50, 5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10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7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13.
〔13〕资本论.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100.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545.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0. 118.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3. 237.
〔26〕熊伟.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380.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189.
[1] 傅永军. 阐释有限与无限关系的形而上追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30-37.
[2] 段忠桥. 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8-38.
[3] 孙民.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6-52.
[4] 赖大仁. 当代文学阐释论研究中的“本体阐释”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0-178.
[5] 欧阳谦. 从“自我”到“他者”的伦理现象学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74-80.
[6] 尚杰. 用形而上学语言否定形而上学——德里达在《暴力与形而上学》中对列维纳斯“他者”的质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81-86.
[7] 马建高. 民初美学的引进及中国化历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59-66.
[8] 程广云. 形而上学终结与科学一体化——重估《自然辩证法》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52-159.
[9] 刘旭光. 作为交感反思的"审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美观看"理论的反思与推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77-187.
[10] 张云鹏. 审美态度与意向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88-197.
[11] 丁宁. 论形而上学的传统理论内涵及其现时代重构的合理化途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30-36.
[12] 王茜. 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现象学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161-166.
[13] 高文新,苗苗. 中国当代哲学建构方向的思考——从高清海哲学理论创新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5-10.
[14] 王南湜. 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下)——其可能性与限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0-17.
[15] 王南湜. 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上)——其意谓与必要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5-1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