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次协调思维是一种能容纳矛盾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矛盾进行灵活处理,使其削弱、软化的一种思维模式。次协调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科学领域内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理论上亦产生了对经典传统逻辑的反传统性。这些特性导致了人们对思维科学乃至逻辑科学的全新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次协调思维产生的逻辑机制及其意义和应用潜力作一探讨。
中图分类号: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535. 〔2〕郑毓信. 现代逻辑的发展〔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9. 293-294. |
[1] | 王志平, 李世雁. "生态纪"思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32-35. |
[2] | 郭长春. 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38-40. |
[3] | 王雅. 经学思维及对中国思维方式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15-20. |
[4] | 殷杰, 尚凤森. 意识的本质、还原与意义——科赫意识思想简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47-52. |
[5] | 李德顺. 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