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2 ›› Issue (3): 15-18.

• 哲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笛卡尔与胡塞尔的身体观及其实践意义

张文喜   

  1. 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
  • 收稿日期:2001-07-09 出版日期:2002-05-15 发布日期:2018-10-31
  • 作者简介:张文喜(1961-),男,浙江东阳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研究。

  • Received:2001-07-09 Online:2002-05-15 Published:2018-10-31

摘要: 笛卡尔主义是以身体为目标的现代化规划而成为适应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作为笛卡尔主义者的胡塞尔始终在唯我论立场描述身体之维,同马克思相比较,缺失以"需要"和"自然"为标志的生存论之维。因而,胡塞尔以意识为本位的身体现象学,对身体的描述无非像施蒂纳一样,做了又一次想象或抽象。当然,作为方法学的身体现象学,无疑有助于增进对处于环境中的躯体的总体理解,从而克服各门学科对身体的纯科学化理解的非人性弊端。

关键词: 笛卡尔, 胡塞尔, 身体观, 意义

中图分类号: 

  • B089

〔1〕〔法〕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德〕胡塞尔. 现象学的观念〔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3〕〔法〕雅克 德里达. 马克思的幽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英〕布莱恩 特纳. 身体与社会〔M〕.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6〕陈立胜. 自我与世界〔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1] 王立. 生活的意义与道德的边界约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5-11.
[2] 张一兵. 认识论中的四肢交互结构——广松涉《存在与意义》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12.
[3] 潘立勇. 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我们向阳明学什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7-26.
[4] 姚文放. 在精神领域进行的意义生产——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77-189.
[5] 阎嘉. 当代西方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缘起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202-212.
[6] 金雅. 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59-64.
[7] 李西建. 重构“生活论美学”:意义、内涵与方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99-203.
[8] 〔澳〕罗兰·博尔臧峰宇, 臧峰宇译, 李萍译校. 马克思主义"暖流"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22-31.
[9] 祖伟. 我国传统契约文书“恐后无凭”套语的证据实质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32-39.
[10] 曹辛华. 论民国词集文献的整理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84-188.
[11] 温雅娜,张联. “异数”与越界:接受视野下解读张爱玲的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210-215.
[12] 王德胜. “微时代”的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62-167.
[13] . 哲学解释学与意义的不确定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26-30.
[14] . “人的存在”本质与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33-35.
[15] . “武器论”: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17-22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