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2 ›› Issue (3): 155-159.

• 中国文学与文化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转换论

王晋隆   

  1. 沈阳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41
  • 收稿日期:2002-02-16 出版日期:2002-05-15 发布日期:2018-10-31
  • 作者简介:王晋隆(1945-),男,辽宁盖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2-02-16 Online:2002-05-15 Published:2018-10-31

摘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转换的结果。这种转换代相沿传,中国文学就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就古代文学而言,形成了文以明道、忧患意识和话语蕴藉的独特传统,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带动了中国文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脱胎换骨般的彻底转换,作为一次伟大的文学实验,它使得中国文学在转型中获得了时代性、经典性、世界性。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转换, 现代

中图分类号: 

  • I0

〔1〕乐记: 乐本篇〔M〕.
〔2〕论语: 阳货〔M〕.
〔3〕论衡: 自纪〔M〕.
〔4〕典论: 论文〔M〕.
〔5〕论时政第二疏〔A〕.
〔6〕五代史伶官传序〔A〕.
〔7〕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含蓄〔M〕.
〔8〕雪涛阁集序〔A〕.
〔9〕论白话为维新之本〔A〕.
〔10〕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A〕.
[1] 郇庆治. 环境政治学视角下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5-12.
[2] 王兴赛. 古典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变奏——青年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36-43.
[3] 晏 辉. 中国形态的现代性:事实与价值的双重逻辑——价值哲学的视野[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2-22.
[4] 李海青. 使命驱动型的治理现代化——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审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4-19.
[5] 卓今. 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79-190.
[6] 张晶. 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研究的意义何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49-56.
[7] 迟帅. 论现代性的流动性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理论的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69-75.
[8] 逄增玉. 对文学与人的改造与设计的思想及其历史实践——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种历史遗产的考察与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41-48.
[9] 晏辉. 话语哲学与意志表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3-23.
[10] 朱寿桐.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6-62.
[11] 臧运祜. 关于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历史思考——以1871年、1978年条约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10-118.
[12] 何善蒙. 现实批判与价值重建:阳明的知行合一及其现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27-37.
[13] 陈立新. 中国经验与现代性的拓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38-45.
[14] 逄锦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理论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7-27.
[15] 高超. 现代唯物主义是哲学还是世界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05-11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