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2 ›› Issue (5): 116-120.

• 古史新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宋代商业文化的崛起及影响

王晓骊   

  1. 苏州大学中文系,江苏苏州215006
  • 收稿日期:2001-12-04 出版日期:2002-09-15 发布日期:2018-10-31
  • 作者简介:王晓骊(1970-),女,江苏苏州人,文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 Received:2001-12-04 Online:2002-09-15 Published:2018-10-31

摘要: 在保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起来,社会商品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商业活动也异常活跃,商业的发展还破坏了由中古延续而来的城市格局,坊市制到了北宋逐步消亡。商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而且带来了社会文化格局的改变,以农为本的文化观念、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统治秩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商业文化的直接作用之下,建功立业以及安贫乐道的"高尚"或"高雅"的人生追求已部分地被口腹声色的世俗享乐所代替。宋代文化因此形成了自身的时代特色,并对此后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产生影响。然而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对农本经济的巨大依附性决定了这一经济形式缺少独立发展的性格,也决定了商业文化始终不能保持独立的文化个性。因此商业文化的解构威胁就如同商业经济的破坏力一样消融在主流文化博大的胸怀中,只剩下一定的腐蚀作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社会文化心理和社会生活。

关键词: 宋代, 商品经济, 商业文化, 文化心理, 社会文化格局

中图分类号: 

  • K244

〔1〕王迈.丁丑廷对策〔A〕.衢轩集: 卷十一〔C〕.
〔2〕进策〔A〕.文庄集: 卷十三〔C〕.
〔3〕鸡肋编: 中卷〔C〕.
〔4〕上仁宗皇帝言事书〔A〕. 临川集: 卷三九一〔C〕.
〔5〕唐会要: 卷八十六〔M〕.
〔6〕东京梦华录〔M〕.
〔7〕宋敏求.春明退潮录: 卷上〔M〕.
〔8〕资治通鉴长编: 卷51〔M〕.
〔9〕通考 征榷考六 杂征敛〔M〕.
〔10〕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
〔11〕袁采.世范 睦亲〔M〕.
〔12〕司马光.书仪 婚仪〔M〕.
〔13〕宋文鉴: 卷六一〔M〕.
〔14〕勉强行道大有功〔A〕. 龙川文集: 卷九〔C〕.
〔15〕赠楼应元序〔A〕.龙川文集: 卷十五〔C〕.
〔16〕祭李从仲母夫人文〔A〕. 龙川文集: 卷二十三〔C〕.
〔17〕四弊〔A〕.龙川文集: 卷一一〔C〕.
〔18〕程千帆, 吴新雷. 两宋文学史〔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19〕漆侠. 中国经济通史: 宋代经济卷〔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9.
〔20〕风俗门 土俗 重本业〔A〕. 嘉定赤诚志: 卷三十七〔C〕.
[1] 肖红兵. 宋代诏葬制度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69-182.
[2] 张本顺. 宋代商业法制近世化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38-146.
[3] 黄纯艳. 宋代津渡的经营与管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20-127.
[4] . 宋代美学的代表人物与核心范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81-190.
[5] 杨再喜. 宋代接受视野中的“韩柳”并称论及其文化成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34-236.
[6] 苏畅. 宋代美学推崇审美人格之成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236-239.
[7] 王颖. 论宋代爱情题材小说的双重美学风貌[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75-177.
[8] 李秀金. 文学生态语境中的话语隐喻---关于新写实小说的话语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82-184.
[9] 谭书龙. 宋代官办慈善机构管理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117-121.
[10] 徐永斌. 宋代文人的治生与商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100-105.
[11] 杨太.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浑融性及其成因——从民间故事的复杂内涵说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69-72.
[12] 林平. 论宋代禁毁道学图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6): 87-92.
[13] 徐海燕. 中国典当业的历史流程及社会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3): 46-48.
[14] 何锡章. 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兴起、"繁荣"与政治文化心理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5): 54-56.
[15] 张开焱. 叙事语法的历史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2): 138-14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