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3 ›› Issue (4): 144-149.

• 20世纪中国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后退式写作:文学通史格局中的现代文学

周保欣   

  1. 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 收稿日期:2003-03-06 出版日期:2003-07-15 发布日期:2018-10-29
  • 作者简介:周保欣(1968-) ,男,安徽肥东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3-03-06 Online:2003-07-15 Published:2018-10-29

摘要: 把"现代文学"放在文学通史的视野中看,其最根本、最能彪炳史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起源阶段。"文学"这一思想形式的发生,和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转型和结构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最具文学史意义的是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俗"文学的历史性复权。这是民族政治的产物。它不仅把一种文类推向前台,还作为内在驱动力对这一文类产生总体性和规范性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叙事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分裂性关系形式,使现代作家把握现实的方式基本上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叙事法则。这种认知方式成为现代文学的一种普遍、有效的表现范式。

关键词: 通史格局, 现代文学, "文学"起源, "俗"文体复权, 叙事神话, 分裂性

中图分类号: 

  • I209

〔1〕陈独秀. 独秀文存〔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97, 98.
〔2〕乔纳森卡勒. 文学理论〔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22.
〔3〕胡适. 白话文学史引子〔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1996. 4.
〔4〕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A〕.
〔5〕阿英. 晚清小说史〔M〕. 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6. 2.
〔6〕旷新年.现代文学与现代性〔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 23.
〔7〕茅盾. 小说月报索引序〔M〕.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4. 2.
〔8〕夏晓虹.梁启超文选〔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532.
[1] 温潘亚. 论文学史家的特殊素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2): 146-150.
[2] 黄南珊. 探骊得珠妙有新解-《文艺创作要论》评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1): 174-17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