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哲学研究
    康德哲学与近代西方文化自觉
    张政文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4-9. 
    摘要 ( 149 )   PDF(pc)(175KB) ( 126 )   收藏
    文化自觉是人类普遍价值追求。与当代民族多元文化自觉论不同,西方近代文化自觉突出地表现为工业化过程中人类对自身文化问题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整合,具有明显的形而上人本主义特征。康德哲学以深邃的批判精神,对科技文化自觉、宗教文化自觉、政治文化自觉、审美文化自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扬弃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各种文化意识的同时,建构了近代西方文化自觉的基本价值框架,为近代西方建立完整文化自觉的价值体系乃至对当代西方文化自觉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识的历史性构成
    仰海峰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0-16. 
    摘要 ( 189 )   PDF(pc)(191KB) ( 353 )   收藏
    皮亚杰的个体发生认识论以及米德的社会发生认识论在一定意义上都承袭了马克思历史认识论的分析思路,强调认识的构成性,但皮亚杰强调的是认识的个体生成性,而米德则更强调认识的社会建构、心理建构,这为认识论研究中从马克思的历史认识论走向当代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但如果认识论的研究达不到历史性规定的层面,就会仍然停留于抽象层面,对此的反思,正是马克思历史认识论思想的当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辨正--兼论中国当代哲学发展的文化前提
    胡存之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7-21. 
    摘要 ( 112 )   PDF(pc)(141KB) ( 152 )   收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的本质性认识,从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整而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因此,它要求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必须批判总结三类文化资源、面对两种社会现实、解决一个哲学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形而上学的"规定"与其未来指向
    陆杰荣, 臧峰宇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22-25. 
    摘要 ( 138 )   PDF(pc)(134KB) ( 260 )   收藏
    从历史的逻辑演进角度看,形而上学含义是双重的。形而上学乃是"哲学"的同位语,而与辩证法对立的含义仅仅存在于历史上极其短暂的黑格尔式的致思阶段。形而上学趋向于"智慧",总是把"在场"与"不在场"贯通,形成永恒的"在场"。理解形而上学的难度在于运思取向的自由性质。尤其是当下对"形而上"的远离,使主体精于"世故"而疏于"天理",这就要透过形而上学的原初含义,探求哲学发展的可能出路,在"无"中赋予"有"以形上的境界,提升主体历史生成的理论品位,以避免生活意义的可能淹没,使精神摇篮处于无遮蔽状态,并且对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加以理性展望,为其尚未"在场"而将来应该实现的"在场"辩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澄明被经济学语境遮蔽的人道主义--兼析施密特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张士清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26-30. 
    摘要 ( 165 )   PDF(pc)(144KB) ( 366 )   收藏
    无论是人道主义还是结构主义,历史主义还是科学主义,都是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人为割裂",而非马克思自身的"认识论断裂"。施密特关于"历史与结构统一"的观点澄清了阿尔都塞等结构主义者提出的"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不足之处,从而破除了"经济学语境"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遮蔽,并恢复了马克思"人道主义"与"经济学语境"相统一的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价值的当代生存论诠释
    周凡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31-35. 
    摘要 ( 131 )   PDF(pc)(141KB) ( 184 )   收藏
    当代哲学在人类的生存关注中重新测度价值。从生存论的视角看,价值植根于人生存的二重化结构中,它根本上具有属人的本性。人是价值性的存在,人的生存规定着价值,而价值则表征着人在生存结构的内在矛盾冲突中对自身本质的确证与创生。从生存论的视域去体悟价值,就是要走出狭隘的价值主客体论,在生存和价值的内在关联中确立价值的形而上学根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持续发展伦理价值观焦点述评*
    朱书刚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36-40. 
    摘要 ( 137 )   PDF(pc)(144KB) ( 141 )   收藏
    可持续发展伦理价值观,主要包括反映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反映人类之间关系的代际和代内伦理价值观。环境伦理价值观的焦点是:在天人关系方面如何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代际伦理价值观的焦点是:在代际公平方面如何超越"本代中心主义"?代内伦理价值观的焦点是:在代内公平方面如何超越"西方中心主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研究
    辽宁宗教团体组织形式与运作机制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曹晓峰, 徐海燕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41-45. 
    摘要 ( 153 )   PDF(pc)(153KB) ( 233 )   收藏
    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辽宁宗教团体自身是一种社会有机体,是一种拥有组织功能与运作机制的有机体体系,作用于与宗教信奉者进行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有关的机构、团体、组织、社区或其他形式的群体。运用社会人类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对辽宁五大宗教团体的组织形式及运作机制的剖析,将提供认识和理解辽宁宗教团体组织的新角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居民委员会到社区委员会:内源性革命与民间社会的兴起*
    刘继同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46-56. 
    摘要 ( 167 )   PDF(pc)(174KB) ( 135 )   收藏
    全国社区建设运动方兴未艾,社区管理与社区政策成为国家政策议程优先领域。社区建设核心是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关键是社区组织结构—功能转变,目的是建构新型社区。实证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最大的结构性矛盾是社区自治组织与国家的关系,其实质是国家何时和如何光荣退出社区自治领域,以重构国家、市场与社区的金三角关系模式;城市社区建设、市场经济和民间组织发展已引发当代中国的第三次社会革命。革命的社会影响是民间社会兴起,并为市民社会发展奠定社会基础。革命性质既不是单纯由上而下的推动,也不是纯粹由下而上的革命,而是社会结构转型处境下中国城市社会的内源性革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研究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蓝庆新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57-61. 
    摘要 ( 117 )   PDF(pc)(149KB) ( 142 )   收藏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诸如缺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基础,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有偏差,企业信息化工程"事前规划——事中监理--事后评估"的机制尚未形成,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应当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创造企业信息化的内部环境,鼓励IT厂商和从事信息服务企业的广泛参与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扶持,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誉的生成机理及对我国加强信誉建设的启示
    程承坪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62-67. 
    摘要 ( 106 )   PDF(pc)(179KB) ( 155 )   收藏
    信誉是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的道德基础,它主要有三个特点,即外溢性、公共性和积累的长期性,这些特点决定了信誉供给的不足、搭便车等现象。信誉建设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通过拓宽交往渠道,加强信息沟通,强化传媒监督,提高打击机会主义的力度,能有效地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义利并举",注重信誉文化的塑造,从根本上塑造重信誉的良好社会风尚。当前加强制度信誉和政府信誉建设是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经济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
    巨荣良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68-72. 
    摘要 ( 227 )   PDF(pc)(158KB) ( 418 )   收藏
    网络经济效应能引起产业组织特征的变化:从交易费用看,网络经济降低了企业内部及市场的交易费用,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降低了时空成本;网络还减少了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规模经济看,网络经济呈现为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效益递增,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生产的联结体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日益凸显;就垄断与竞争来讲,网络经济条件下,市场垄断与市场先入者的领先地位紧密相关,市场垄断的形成机理发生了变化,技术垄断成为主要垄断形式,市场垄断与竞争呈现出相互强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及边界的确定
    严汉平, 白永秀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73-77. 
    摘要 ( 121 )   PDF(pc)(159KB) ( 193 )   收藏
    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界定的前提是对所有制和社会制度的关系予以重新审视,所有制的形式和社会制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有制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所有制结构的选择应以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依据。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应是整体性地对非国有经济功能缺陷的修正,以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不足"。随着资本的社会化、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竞争领域的逐渐缩小,国有经济存在的边界也将不断缩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经济研究
    振兴东北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构想
    张奎燕, 张万强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78-82. 
    摘要 ( 118 )   PDF(pc)(167KB) ( 173 )   收藏
    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建国50多年来东北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促进东北经济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东北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与挑战。尽管如此,东北经济区仍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传统的科研、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是东北经济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内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装备制造业代表着东北经济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如果能成功地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将成为东北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增长点,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最佳出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新增长点探析
    何月香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83-87. 
    摘要 ( 103 )   PDF(pc)(148KB) ( 187 )   收藏
    日本是辽宁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国。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曾出现过两次快速发展阶段。从发展态势来看,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目前又进入第三个快速发展阶段。分析推动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的积极因素,有助于我们把握住在积极因素作用下而产生和正在产生的经济合作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史新论
    唐代靺鞨越喜、铁利、拂涅三部地理位置考探
    都兴智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88-92. 
    摘要 ( 220 )   PDF(pc)(173KB) ( 337 )   收藏
    唐代靺鞨越喜、铁利、拂涅三部的地理位置问题,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争议。如越喜部就有渤海西境说和渤海东境说,铁利部则有伯力说、辽代女真之西说,拂涅部有张广才岭以西说,等等。根据考古资料及古文献资料,经考证,越喜部在渤海东境说为确,铁利部原居地应在今黑龙江巴彦、绥化、庆安和铁力一带,其东为越喜部故地;拂涅部应在今黑龙江依兰以东、兴凯湖以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居正改革对晚明党争及文人结社的影响
    何宗美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93-97. 
    摘要 ( 178 )   PDF(pc)(153KB) ( 621 )   收藏
    张居正改革失败后,其负面作用促就了晚明政派党争和文人结社的进程。即,一方面,由于受相权膨胀、专制肆行及言路阻塞的束制,阁、部之争演变成了党派与宦官势力的角斗,言论自由的回拨,又催促了党争的激化;另一方面,严酷的政治环境,使许多落魄文人无可奈何,只好远离政治旋涡,退而结社,觞咏酬唱,致使晚明文风亦为之大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两湖地区社仓的管理及其与常平仓的关系
    姚建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98-102. 
    摘要 ( 128 )   PDF(pc)(156KB) ( 246 )   收藏
    清代两湖地区社仓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意把社仓制度和保甲制度相结合,体现出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并重的基层控制理念。社仓与常平仓在管理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找到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制度根源。这种仓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稳定基层的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世史坛
    清末新政期间东北边疆的军事改革
    赵云田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03-107. 
    摘要 ( 190 )   PDF(pc)(148KB) ( 433 )   收藏
    鸦片战争以前,东北地区主要是驻防八旗兵,军政统于盛京兵部衙门及三省将军衙门的兵司。光绪年间,东北地区有了练军或防军。清末新政实施后,东北地区的军制也发生了变化。不过,由于日俄战争对东北所造成的破坏,东三省在改革军事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新政期间东北地区军事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还是在行省设立之后,主要表现在整顿军制和筹练新军方面。结果,东北地区出了近代化的军队,对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到了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戊戌维新派的"学会"思想探析
    龚郭清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08-113. 
    摘要 ( 221 )   PDF(pc)(173KB) ( 435 )   收藏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维新派组织的戊戌学会担负着社会学术和社会政治双重功能。它的产生,既是清末社会现实实践需要,也是受近代西方文明启示的结果,当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定影响。从性质和作用上分析,戊戌学会既是19世纪末抵抗西方列强侵略活动和改造中国政治运动的制度性工具,也是19世纪末中国基本学术思想、一般生活方式或社会风俗的革新改良运动的制度性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伪满时期辽宁地区特殊工人的反日斗争
    张洪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14-117. 
    摘要 ( 196 )   PDF(pc)(119KB) ( 190 )   收藏
    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辽宁地区特殊工人囚犯式管理和使役,表明日本已经把中国东北沦陷区完全纳入其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战争体系。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日伪统治当局对特殊工人肆意残害和虐待,特殊工人在特殊的环境下,以特殊的方式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学研究
    一个中国式的现代文论典型范式--论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文学批评
    赵凌河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18-122. 
    摘要 ( 129 )   PDF(pc)(143KB) ( 224 )   收藏
    半个世纪前,李健吾的文学思想和批评实践率先为中国文论走向现代、走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典型范式。他以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为理论内涵,以直觉性、印象性、情感性、形象性为批评实践的文本形式,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思想精髓,建立了一种中国式的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印象主义文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文学与文化
    创作主体的自励与现实政治的批判--汉代诗人用世之志的文学阐释
    王凤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23-128. 
    摘要 ( 147 )   PDF(pc)(250KB) ( 277 )   收藏
    两汉诗歌在表现用世精神时,依创作主体的动机、态度划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励型,一种是批判型。自励型用世精神的诗歌有的继承了先秦同题诗歌的传统,自励用世总是和家族、国家联系在一起,而出自下层文人之手的自励诗,虽然也是表现用世精神,但已经不再是立足于家族群体本位,而是以创作主体的个人为本位。它们在思想内容上对以往的自励诗有很大的突破,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为魏晋时期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批判型用世精神的诗歌产生于国家昏乱之际,诗人的初衷是通过批判改变现状,达到用世的目的。可是,整个社会的腐朽,不是几首诗就能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政治批判诗的作者有时又变得心灰意冷,由用世转变为顺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庭坚禅观考略
    龙延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29-134. 
    摘要 ( 190 )   PDF(pc)(288KB) ( 339 )   收藏
    黄庭坚的禅学思想非常复杂,不仅与儒道二家融为一体,而且在其人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他的禅学思想在其诗词文章及书法中均有体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中国文学
    论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过程及其走向
    王锺陵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35-143. 
    摘要 ( 158 )   PDF(pc)(271KB) ( 395 )   收藏
    "经世"二字,是明学转向清学的关键,而乾嘉之学则以不能贯彻一个"实"字而衰。为乾嘉之学所孳乳,与陵夷衰微的政局相合拍的今文经学之复兴,形成了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并发展出一种时务之文,使得散文从桐城派的"义法"论及古文辞的路径中获得了解放,又藉近代报纸的产生与兴盛,更进而产生了"报章文体"。梁启超"新文体"及其"文界革命"的主张,便是在上述基础上产生的。沿着"杂以俚语韵语"、"平易畅达"的要求再向前发展,便有了维新派对于白话文的提倡。从理论上说,黄遵宪、梁启超、裘廷梁对"言文合一"的主张做了大力阐发;从实践上说,19世纪未就开始涌动起第一波白话文运动。然而,晚清文体革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不仅是因为旧思想的矛盾,而且也因为陈旧的审美趣味与报章文体的龃龉。由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涉及到散文本体层面的两组矛盾就已经突显了出来:一是以白话代替文言的发展趋向,与坚持贵族式雅趣的守旧立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对散文的范围尽可能加以扩张的趋向,与坚持文体特质的努力之间的矛盾。这两组矛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来了个大爆发,且以众多的转换形式贯串于一个世纪的散文发展史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退式写作:文学通史格局中的现代文学
    周保欣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44-149. 
    摘要 ( 98 )   PDF(pc)(188KB) ( 163 )   收藏
    把"现代文学"放在文学通史的视野中看,其最根本、最能彪炳史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起源阶段。"文学"这一思想形式的发生,和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转型和结构调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最具文学史意义的是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俗"文学的历史性复权。这是民族政治的产物。它不仅把一种文类推向前台,还作为内在驱动力对这一文类产生总体性和规范性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叙事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分裂性关系形式,使现代作家把握现实的方式基本上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叙事法则。这种认知方式成为现代文学的一种普遍、有效的表现范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批评的困境及其对策
    曹禧修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50-154. 
    摘要 ( 118 )   PDF(pc)(152KB) ( 307 )   收藏
    中国现代文学的形式批评陷于了难以有效言说因而也愈来愈尴尬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缘于我们自身消费性的阐释思路,这是一种被动消极的研究方法;二则与形式批评理论本身不无关系,其狭隘的研究思路使形式批评的思维空间过于逼仄,致使其话语空间受到限制,无法得到应有的拓展。走出困境的对策也有相应的两点:一则需要我们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立场,执行一种生产性的、积极主动且富有主体精神的研究方法;二则需要我们坚持主体性的原则,继续清理形式批评本身的内在理路,并执行"从形式分析进入意义"的阐释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学研究
    现代汉语的主语和宾语问题
    张琢石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55-158. 
    摘要 ( 225 )   PDF(pc)(127KB) ( 379 )   收藏
    走出有限状态语法的圈子,以转换生成语法思想建立新的语法理论。汉语的可选转换式通过采用介词和句子词位易位的方式进行,可在深层结构上揭示汉语句子的语法本质,为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提供了赖以依据的客观标志,亦可通过此一转换发现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从而为主语和宾语句子成分的划定确立一个显著的标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人论坛
    从社会正义看"三个代表"的当代视野
    张慧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59-161. 
    摘要 ( 127 )   PDF(pc)(90KB) ( 128 )   收藏
    从社会正义的角度分析"三个代表",在当代具有非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展正义、文化正义和执政正义展现了"三个代表"的当代视野。社会正义是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尺度,只有在这个尺度下,才能在西方化了的世界体系中端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解释框架
    郭小鲁, 刘丹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62-164. 
    摘要 ( 108 )   PDF(pc)(95KB) ( 133 )   收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仍然是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以及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特征,仍然可以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作出逻辑一贯的、合乎历史实践的解释。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吸收供求价格论的科学内容也可以合理地解释当代市场经济中的各种价值和价格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淀成本与贸易保护主义
    汤吉军, 郭砚莉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65-167. 
    摘要 ( 146 )   PDF(pc)(109KB) ( 205 )   收藏
    沉淀成本(Sunk Costs)与可补偿成本相对应,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成本概念的理解,它存在于现实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经济决策与经济政策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国际贸易领域中的自由贸易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的,一个隐含的假设前提是国际间交换的是产品而不是生产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是否沉淀就有可能对国际商品贸易产生特殊的作用,不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总量及构成,还会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因为一国进行了沉淀成本投资,就会使其在贸易谈判中陷入困境,失去讨价还价力量并影响其在贸易利益上的分配地位。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产业促群战略对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
    关键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68-170. 
    摘要 ( 83 )   PDF(pc)(108KB) ( 157 )   收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地区之间产业竞争不断加剧,各城市的经济增长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在发展产业群的地区,不仅已使地区经济得到发展,而且使地区经济保持着竞争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成为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实施产业促群战略,正是有效利用竞争优势,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产业群战略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极其广阔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王学武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71-173. 
    摘要 ( 124 )   PDF(pc)(104KB) ( 362 )   收藏
    20世纪末,一些国家陆续放弃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而采取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有了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就要千方百计地维持这个目标,从而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中国近年来控制货币供给越来越困难,从短期同业利率到市场利率的生成机制还不成熟,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末日本法学教习来华原因探析
    尹伟琴, 陈琛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74-177. 
    摘要 ( 123 )   PDF(pc)(129KB) ( 445 )   收藏
    20世纪初期,日本教习逐渐代替了欧美教习在中国法律教育界的垄断地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将学习西方的目光转向日本,聘请日本法学教习成了解决国内法学师资短缺问题的捷径;日本教习相对较低的薪水也使中国政府更乐意聘用他们。来华日本教习对清末的法学教育事业、法制改革和法学发展均有所臂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短论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转变
    陈静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78-180. 
    摘要 ( 88 )   PDF(pc)(91KB) ( 144 )   收藏
    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正在发生相应的重大转变。即:抓住机遇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转变的前提;深化改革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转变的根本;扩大开放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转变的条件;促进发展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转变的目标;保持稳定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转变的保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社会保险公平研究
    高文敏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81-182. 
    摘要 ( 123 )   PDF(pc)(74KB) ( 201 )   收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评价经济活动有两个准则:一是公平,二是效率。评价社会保险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也必须同时考虑公平与效率。在我国社会保险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因素,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要解决社会保险中的不公平,须采取完善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及坚决打击社会保险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等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成技术创新的特征及对策分析
    郝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83-184. 
    摘要 ( 105 )   PDF(pc)(85KB) ( 176 )   收藏
    原始技术创新固然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的高低,但是集成技术创新更有可能成为技术跨越的突破口。集成技术创新以商品化为基础,是多种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多机构专家共同智慧的结晶,产业间具有连锁反应等多种特征。我们应针对其特点在体制与机制保证、中介环境、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等多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从而促进我国集成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同时要坚持科学的评价标准,重视集成技术创新与鼓励原始技术创新两者并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理论依据及现实状态--兼论如何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袁景衡, 胡仪元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85-187. 
    摘要 ( 192 )   PDF(pc)(93KB) ( 349 )   收藏
    深化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并不是要放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既是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又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在深化认识中,必然涉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性问题。但它们并不是统一于劳动价值论之中,而是统一于价值理论、统一于社会经济实践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海书镜
    《审美之思》论评
    洪树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4):  188-189. 
    摘要 ( 60 )   PDF(pc)(61KB) ( 36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