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3 ›› Issue (4): 135-143.

• 20世纪中国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过程及其走向

王锺陵   

  1. 苏州大学中文系,江苏苏州215006
  • 收稿日期:2002-07-10 出版日期:2003-07-15 发布日期:2018-10-29
  • 作者简介:王锺陵(1943-) ,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研究

  • Received:2002-07-10 Online:2003-07-15 Published:2018-10-29

摘要: "经世"二字,是明学转向清学的关键,而乾嘉之学则以不能贯彻一个"实"字而衰。为乾嘉之学所孳乳,与陵夷衰微的政局相合拍的今文经学之复兴,形成了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并发展出一种时务之文,使得散文从桐城派的"义法"论及古文辞的路径中获得了解放,又藉近代报纸的产生与兴盛,更进而产生了"报章文体"。梁启超"新文体"及其"文界革命"的主张,便是在上述基础上产生的。沿着"杂以俚语韵语"、"平易畅达"的要求再向前发展,便有了维新派对于白话文的提倡。从理论上说,黄遵宪、梁启超、裘廷梁对"言文合一"的主张做了大力阐发;从实践上说,19世纪未就开始涌动起第一波白话文运动。然而,晚清文体革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不仅是因为旧思想的矛盾,而且也因为陈旧的审美趣味与报章文体的龃龉。由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涉及到散文本体层面的两组矛盾就已经突显了出来:一是以白话代替文言的发展趋向,与坚持贵族式雅趣的守旧立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对散文的范围尽可能加以扩张的趋向,与坚持文体特质的努力之间的矛盾。这两组矛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来了个大爆发,且以众多的转换形式贯串于一个世纪的散文发展史中。

关键词: 经学, "文界革命", 言文合一, 第一波白话文运动, 散文本体的两组矛盾

中图分类号: 

  • I207.65

〔1〕欧阳生文集序〔A〕.曾文正公诗文集: 卷一〔C〕.
〔2〕清代学术概论: 第二十节〔A〕. 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C〕. 51.
〔3〕清史稿: 儒林一: 黄宗羲传〔M〕.
〔4〕〔5〕清史稿: 儒林二: 顾炎武传〔M〕.
〔6〕公羊传注自序〔A〕.
〔7〕〔8〕〔9〕〔10〕清代学术概论: 第二十二节〔A〕.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C〕. 54, 54, 54, 56.
〔11〕答奕山将军防御粤省六条〔A〕.杨国桢. 林则徐书柬〔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174.
〔12〕海国图志: 卷52〔M〕. 平庆泾固道署, 1876.
〔13〕王韬. 上潘伟如中丞〔A〕. 园尺牍〔C〕.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206.
〔14〕重刻园尺牍自序〔A〕.
〔15〕校庐抗议自序〔A〕.
〔16〕园文录外编自序〔A〕.
〔17〕致汪康年书(三)〔A〕. 谭嗣同全集: 下册〔C〕.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493-494.
〔18〕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A〕.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九〔C〕. 2.
〔19〕本报改定章程告白〔J〕.清议报,(11) .
〔20〕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二〔M〕. 191.
〔21〕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M〕. 62.
〔22〕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M〕. 48, 52, 54.
〔23〕翼教丛编: 卷五〔M〕.
〔24〕〔25〕与严幼陵先生书〔A〕.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C〕.107, 108.
〔26〕新民丛报,(1) .
〔27〕新民丛报,(7 ) .
〔28〕〔30〕桐城吴先生全书〔M〕.
〔29〕天演论序〔A〕.
〔31〕译《天演论》例言〔A〕.天演论〔C〕.
[1] 姜桂华. 梁启超崇高美学思想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66-169.
[2] 周兴陆. 窦、林、黄三部早期中国文学史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35-141.
[3] 黄万华. 战时中国:现代中国形象完整呈现的开端[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153-15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