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等,货币政策反过来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我们要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关注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疏导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渠道,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
〔1〕李扬,王松奇. 中国金融理论前沿〔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2〕李扬, 王国刚, 何德旭. 中国金融理论前沿Ⅱ〔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3〕陈柳钦.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相分离的设想〔J〕. 经济研究参考, 2001, (5) . 〔4〕易刚. 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 经济研究,2002, (3) . |
[1] | 胡海峰, 王爱萍. 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因素与效应分析——基于穆迪和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64-70. |
[2] | 张佳睿. 汇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36-139. |
[3] |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基于沪市A股2009—2010年报的经验数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09-114. |
[4] | 周宇. 证券投资者保护的目标选择、机制建立及经验借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44-147. |
[5] | 陈梦根. 转轨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战略步骤与政策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86-91. |
[6] | 周新玲. 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成因与治理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92-95. |
[7] | 秦力, 卓悦. 再论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100-102. |
[8] | 李强, 范抒. 中国证券市场实行做市商制度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89-92. |
[9] | 赵维双. 浅析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推行及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90-92. |
[10] | 范抒, 张麟.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探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92-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