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国时期,蜀汉国小兵弱。诸葛亮在增强蜀汉军事经济的思想指导下,积极经营益州,挥师南征北伐,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同时也给蜀汉带来了新的危机。诸葛亮的政治、经济、军事的活动表明: 当时诸葛亮所谓的北伐战争,不是出于军事统一目的,而是出于军事经济目的。
中图分类号:
〔1〕〔13〕〔27〕〔28〕〔29〕诸葛羲,等. 诸葛孔明全集〔M〕. 北京: 中国书店, 1996. 〔2〕〔4〕〔5〕〔6〕〔7〕〔8〕〔11〕陈寿. 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3〕〔12〕〔14〕〔16〕〔17〕〔22〕〔23〕〔25〕〔30〕〔31〕郦道元. 水经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9〕〔26〕余鹏飞. 三国经济史〔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10〕李日方, 等. 太平御览〔M〕. 北京: 中华书局,1960. 〔15〕陈炎. 西南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发展前景〔A〕.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8〕陈金凤. 蜀魏战争中的汉中和陇右〔A〕.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第17辑〔C〕.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19〕〔20〕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 上海: 上海书店, 1998. 〔21〕史念海. 论诸葛亮的攻守策略〔A〕. 河山集〔C〕. 北京: 三联书店, 1963; 韩国磐. 魏晋南北朝史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3. 〔24〕郑之洪. 诸葛亮北伐新探〔J〕. 学术月刊, 1997,( 2) . |
[1] | 陈红民, 潘建华. 从“转向革命”到“被革命”——对黔系军阀参与北伐的历史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113-121. |
[2] | . 纪实与回忆:论郭沫若、谢冰莹对从军北伐的不同书写[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70-174. |
[3] | 王振宁. 郝浴与诸葛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253-255. |
[4] | 吴九占. 论苏联、共产国际对北伐态度的演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38-143. |
[5] | 张锦池. 从"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解读诸葛亮艺术形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140-145. |
[6] | 于永. 论北伐时期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3): 107-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