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3): 32-35.

• 伦理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张兴国, 姚颖   

  1.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 出版日期:2004-06-20 发布日期:2004-06-20
  • 作者简介:张兴国( 1951- ) ,男,辽宁喀左人,教授,主要从事哲学伦理学研究。

  • Online:2004-06-20 Published:2004-06-20

摘要: 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道德合理性,因为其深度追求的价值向度符合人类“善”的生活目的。市场经济的“善”性规定了市场经济道德“为己利他”的本质属性。市场经济道德内含“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两个层次;以“基本道德”为基础,以“理想道德”为指导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道德层次, 道德维度

中图分类号: 

  • B82-053

〔1〕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7.
[1] 白永秀.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创新及其重大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0-27.
[2] 阎孟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总体观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4-24.
[3] 晏辉. 伦理辩护与批判:城市化及其伦理后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67-74.
[4] 徐景一. 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4): 86-90.
[5] . 作为通往自由之路的社会主义——对哈耶克社会主义批判的一个回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5-9.
[6] . 论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85-89.
[7] 龚群. 现代伦理的变奏:交互主体伦理与人的物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6-21.
[8] 刘瑞, 王岳. 对“国进民退”争议的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92-97.
[9] 曹新.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73-77.
[10] 陈静.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转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78-180.
[11] 张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68-73.
[12] 程远先. 论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92-94.
[13] 李宁顺, 洪盛俊. 论中国市场经济法律的价值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68-71.
[14] 郭小鲁, 刘丹.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范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54-59.
[15] 张兴国. "为人民服务":现代社会的伦理新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2): 4-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