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学技术不仅仅指自然科学技术,它还包括社会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也具有生产力的功能和属性。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综合,加快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转化,并抓好社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转换。
中图分类号:
〔1〕列宁全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 〔2〕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164-165. |
[1] | 谭顺. 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38-46. |
[2] |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11. |
[3] | 孙立冰. 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创新与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00-106. |
[4] | 王铭. 科学技术与城市化进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202-208. |
[5] | 许崇正.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5): 123-127. |
[6] | 郑文范. 科学技术本质的演化论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1-15. |
[7] | 王炳德. 生产力的发挥与生产力的发展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2): 175-177. |
[8] | 李凤兰, 胡仪元. 论科学技术与商品价值创造[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1): 149-151. |
[9] | 陈晓英. 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1): 172-174. |
[10] | 李晓元. 论“人力资源”的第一生产力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29-31. |
[11] | 梁雪影. 论道德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30-33. |
[12] | 张玉. 试析社会发展的三维评价标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51-53. |
[13] | 刘建新. 人的全面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2): 21-24. |
[14] | 尚九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素质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2): 29-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