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3): 78-82.

• 区域经济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区域市场化差异的经济效应研究

李新安   

  1. 河南财经学院国贸系,河南郑州450002
  • 出版日期:2004-06-20 发布日期:2004-06-20
  • 作者简介:李新安( 1967- ) ,男,河南济源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1BJL042)

  • Online:2004-06-20 Published:2004-06-20

摘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距。市场机制促使各区域要素按要素收益率原则流动,在我国二元市场空间结构和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滞后条件下,无论是市场化还是全球化都会产生中西部稀缺要素(资金、技术、人才)的净外流趋势。政府区域调控,缩小由市场机制造成的地区经济差距,关键点是提高中西部要素边际生产率,使中西部稀缺要素按市场规律自发流入,从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中构建政府调控与市场对接的区域协调发展运作机制。

关键词: 区域市场化, 对外开放度, 市场机制, 要素收益率

中图分类号: 

  • F061.5

〔1〕王梦奎,李善同, 等. 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2〕洪银兴. 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方式〔J〕.管理世界, 2002, (3) .
〔3〕佟家栋.国际经济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4〕吴易风,等. 西方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5〕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上)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1] 李希秋. 市场机制规范运作中的道德底蕴与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4): 36-39.
[2] 谭长贵. 经济运行规则-动态平衡态势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1): 69-7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