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科学的融入程度,科学融入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前期,以严复、孙中山、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种种努力,力谋科学教育救国,科学被引入中国,受到重视;第二阶段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前后,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递相推动,科学在中国大规模传播,进而成为社会主潮流之一;第三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以丁文江和张君劢为代表的科玄论战以及陈独秀等带有唯物史观的理性评论使得科学的观念传播更为理性而全面,科学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出来,受到全社会日益普遍和广泛的认同。
中图分类号:
〔1〕严复. 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A〕. 王拭. 严复集:第一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166. 〔2〕孙中山全集: 第5 卷〔M〕. 北京: 中华书局,1985. 565. 〔3〕〔4〕孙中山全集: 第2卷〔M〕. 北京: 中华书局,1982. 523, 92. 〔5〕〔6〕陈独秀文章选编〔M〕. 北京: 三联书店,1984. 78, 317-318. 〔7〕瞿秋白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2-3. 〔8〕赤光〔J〕. 新青年, 1922, ( 2) . 〔9〕张君劢. 人生观〔A〕. 蔡尚思. 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 第2卷〔C〕.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2.248. 〔10〕丁文江. 玄学与科学—— 评张君劢的《人生观》 〔A〕. 蔡尚思. 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 第2卷〔C〕.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361. 〔11〕胡适. 科学与人生观(序)〔A〕. 蔡尚思. 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 第2卷〔C〕.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23. 〔12〕陈独秀. 科学与人生观(序)〔A〕. 德赛二先生与社会主义—— 陈独秀文选〔C〕.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222. |
[1] | 殷曼楟. 视觉研究中知觉心理学间接知觉论的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49-59. |
[2] | 潘屹. 社区建设与社会服务理念的本土化实践[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00-106. |
[3] | 毛振阳 乔瑞金. 试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是“新的科学的世界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69-80. |
[4] | 陈立新. 中国经验与现代性的拓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38-45. |
[5] | 程广云. 形而上学终结与科学一体化——重估《自然辩证法》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52-159. |
[6] | 张博.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99-104. |
[7] | 张俊山. 透视生产总值及经济增长的经济涵义和社会性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24-139. |
[8] | 王伟光.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型智库建设——在东北“三省一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暨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5-8. |
[9] | 任秋娟. 国际海底区域生物采探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26-132. |
[10] | 张丽娜. 海洋科学研究中的适当顾及义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05-111. |
[11] | 杨瑛. 专属经济区制度与军事活动的法律剖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18-124. |
[12] | 黎保荣. 何 为 科 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95-202. |
[13] | 王南湜. 《资本论》的辩证法:历史化的先验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5-17. |
[14] | .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推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5-19. |
[15] | 郭岩, 杨宜苗. 论管理学的人文属性及研究方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62-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