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5 ›› Issue (2): 123-128.

• 近现代史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民国时期女子的财产继承权

郑全红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100720
  • 收稿日期:2004-11-04 出版日期:2005-03-15 发布日期:2018-10-23
  • 作者简介:郑全红(1969-),女,山东日照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商学院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史、法制史研究。

  • Received:2004-11-04 Online:2005-03-15 Published:2018-10-23

摘要: 经济独立是妇女获得解放的基础,而享有财产继承权是妇女达到经济独立的重要途径之一。民国时期兴起争取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运动,使《中华民国民法》明确赋予了女子财产继承权。但从司法实践与社会实际两个角度全面衡量,民国时期虽然在法律上赋予了女子财产继承权,但女子财产的继承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受到相当限制的,更无法与男子财产继承权相比。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女子财产继承权, 妇女运动

中图分类号: 

  • K26

〔1〕刘宁元.中国女性史类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7.
〔2〕时事新报,1929-05-24.
〔3〕刘郎全.我国女子取得财产继承权的经过〔J〕.妇女杂志,1931,(17).
〔4〕〔5〕黄右昌.民法亲属释义〔M〕.上海:上海法学编译社,1934.63,64.
〔6〕北京地方法院1942年,第6772号〔Z〕.北京市档案馆藏.
〔7〕费孝通.江村经济〔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67.
〔8〕白凯.中国的妇女与财产:960-1949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96.
〔9〕日本满铁惯行调查:第六卷〔M〕.东京:株式会社岩波书店,1955.70.
〔10〕〔11〕日本满铁惯行调查:第一卷〔M〕.东京:株式会社岩波书店,1955.232,302.
〔12〕日本满铁惯行调查:第五卷〔M〕.东京:株式会社岩波书店,1955.65.
[1] 张皓. 无奈与无力:国民党政府对"七·八事件"的评估和处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45-151.
[2] 郑超. 1920年代国民党与青年党关于“党化教育”的论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66-176.
[3] 夏莹. 康德问题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问题域的源起——基于卢卡奇的“资产阶级二律背反”的一种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3-20.
[4] 刘平,孙昉. 逊清小朝廷与故宫学的萌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48-154.
[5] 王铁军. 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森林砍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简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63-166.
[6] . 20世纪上半期国内外有关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的调查及考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39-147.
[7] 陈橹. 1941—1945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努力的历史透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51-155.
[8] 周鼎. 梁漱溟与刘咸火斤: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中心与边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56-159.
[9] 李孝纯. 论中国的抗战精神[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138-140.
[10] 关亚新, 张志坤. 中国收养、送返日本在华遗孤问题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141-144.
[11] 张万杰. 刘澜波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145-149.
[12] 侯德泉侯晚梅. 民国时期国家结构形式的制度选择与实践行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30-137.
[13] 吴九占. 论苏联、共产国际对北伐态度的演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38-143.
[14] 张伟. 论杨虎城与中共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44-147.
[15] 胡明. "五四"后期陈独秀的思想立场与哲学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08-11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