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实质:创造性结合的"艺术整体"
    郭国勋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4-7. 
    摘要 ( 133 )   PDF(pc)(116KB) ( 205 )   收藏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的创造性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突出表现为人自我创造的过程,是人的主体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最充分体现和张扬,这种创造性结合,形成“按美的规律塑造世界”的艺术整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俄罗斯哲学研究之管见
    李尚德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8-14. 
    摘要 ( 164 )   PDF(pc)(193KB) ( 186 )   收藏
    我国哲学界对俄罗斯哲学(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称谓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是由苏联哲学家创造的,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苏联哲学带有政治化的特点,它导致苏联哲学某些学科的研究被忽视。我国从事苏俄哲学研究工作者应重视这方面研究,以使世人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体论:人之存在的理论诉求
    王晓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5-18. 
    摘要 ( 149 )   PDF(pc)(118KB) ( 143 )   收藏
    本体论代表着哲学的形上本性。在一定意义上,本体论就是哲学本身,或者说,任何一种哲学都带有本体论维度。另一方面,从人的存在角度看,人在其活动中不断追问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总在超越现有而指向无限。这是人存在的根本。哲学作为人之存在的理论表达,其本体论理论正是人之存在所求的理论体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事件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宋一苇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9-25. 
    摘要 ( 166 )   PDF(pc)(189KB) ( 457 )   收藏
    离开事件的历史背景,就无法理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提出的真实历史内容以及后现代性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后现代性理论话语的产生是对奥斯威辛和古拉格群岛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哲学事件的应答。后现代作为关于事件的哲学,是对现代性种种痼疾的诊断、批判与颠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
    王韶春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26-28. 
    摘要 ( 157 )   PDF(pc)(98KB) ( 113 )   收藏
    “天人合一”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核心所在。它以直觉和朴素的方式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沟通,智慧动物与养育环境的融合,为解决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当今,认真剖析其合理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逻辑学研究
    中国古代墨家"当"的语用学思想
    关兴丽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29-34. 
    摘要 ( 145 )   PDF(pc)(172KB) ( 539 )   收藏
    “当”是中国古代墨家辩学的核心概念,对“当”概念的理解关系到对墨家辩学的认识。依据西方言语行为理论的“恰当性”对前后期墨家“当”的分析,可以看出墨家“言”的依据标准不是客观事实,而是墨家政治伦理思想,即符合其政治伦理思想的“言”就是“当”的,否则就是“不当”,也就是说“当”要与语境相符合,因此墨家的“当”有丰富的语用学思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中反向表达的辩证逻辑阐释
    王克喜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35-38. 
    摘要 ( 295 )   PDF(pc)(138KB) ( 286 )   收藏
    从辩证逻辑的角度看,汉语中存在的反向表达自身就存在着很多辩证逻辑的思想和要素,诸如反向词类、反向句式等。这种反向表达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体现了汉民族“与时俱化”的精神,体现了汉语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辩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研究
    社会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
    马俊峰, 白春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39-44. 
    摘要 ( 302 )   PDF(pc)(171KB) ( 286 )   收藏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信任危机。社会信任对社会交往方式有一定的依赖性。在市场经济社会,传统的人格信任必然向现代的系统信任转变。重建中国社会的社会信用系统,应确立法律制度的权威性,规范政府行为,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度下乡:建构"新乡土中国"路径依赖
    洪建设, 曾盛聪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45-50. 
    摘要 ( 186 )   PDF(pc)(180KB) ( 406 )   收藏
    “乡土中国”最集中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随着乡土社会内生力量的推动和外生力量的催化,“新乡土中国”与费孝通先生上世纪40年代所描述的“乡土中国”相去甚远。在“新乡土中国”里,如何构建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主法治社会无疑又成为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诚然,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仰仗多元“合力”,通过架构和催生各种路径实现乡土中国由传统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在诸种“合力”中,“制度下乡”是构筑现代性的“新乡土中国”民主法治的最关键最核心的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化中失地农民与制度安排的合理化
    廖小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51-54. 
    摘要 ( 147 )   PDF(pc)(126KB) ( 287 )   收藏
    我国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数量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且由城郊向远郊、农村扩散。失地农民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一部分农民既失地又失业,成了新的弱势群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产权不明晰,法规不健全,分配不合理,管理混乱。错误的政绩观和政府职能的错位,也是造成一部分农民既失地又失业的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完善土地制度,健全土地征收和征用法规,高度重视并采取综合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学研究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体系之重构
    彭海青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55-59. 
    摘要 ( 140 )   PDF(pc)(145KB) ( 195 )   收藏
    刑事诉讼程序是按一定逻辑方式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我们的研究应关注刑事诉讼程度体系问题。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程序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有三:(1)公正与效率平衡论;(2)人性论;(3)系统论。我国目前刑事诉讼程序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体系至少应包括简易程序、正式程序、死刑案件程序、未成年人案件程序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探望权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完善
    王乔, 顾承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60-64. 
    摘要 ( 187 )   PDF(pc)(148KB) ( 198 )   收藏
    修改后的《婚姻法》确立探视权制度,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但其中一些规定存在的缺陷在实践应用中逐渐显示了出来,有待完善。首先,探望权的主体范围界定不很科学,其权利义务主体应包括子女、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的近亲属。而未成年子女和被委托的近亲属亦应有协助行使探望的义务。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子女应对探望协议内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法律应明确规定中止探望的事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特征及文化解析
    徐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65-69. 
    摘要 ( 165 )   PDF(pc)(149KB) ( 175 )   收藏
    当代中国刑事审判权主体的行为表现出现代性与传统性交错的特征。一方面:刑事审判权主体中立性获得一定的制度保障;刑事诉讼制度为刑事审判权主体提供了一定的与其他诉讼主体进行“交涉”的空间;公开性也成为刑事审判权主体的基本行为特征;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已具有基本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刑事审判权主体自主性欠缺,仍存在审判行为行政化倾向;隐形程序的暗箱操作使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形式上的交涉性和公开性受到损害,导致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规范性降低。当代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传统性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如下方面的影响:程序观念淡薄;权利观念的缺失;伦理法对程序的腐蚀;集权主义传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研究
    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构建:公共财政的视阈
    赖勤学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70-75. 
    摘要 ( 163 )   PDF(pc)(179KB) ( 223 )   收藏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所反映的实质是一种制度安排的构建问题。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出发,通过财政制度的硬约束,使各级政府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进行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为此,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规范:保障公民财产权,在制度上约束政府不合法的征税权;维护预算法律权威,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平衡预算,加强公债财政建设;严格细化科学发展观的财政支出,履行政府的公共职责;实行双元结构财政,防止财政侵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社会极化及其影响因素
    杨上广, 丁金宏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76-80. 
    摘要 ( 309 )   PDF(pc)(180KB) ( 323 )   收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极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所谓的社会极化是指随着不同阶层尤其是收入最高与最低阶层之间,由于收入差距拉大而出现社会距离拉大的现象,其中收入差距产生的贫富阶层分化是社会极化的内核。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无法自动缩小收入差距。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政策手段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构筑一个公正的社会发展规则,保障社会不同阶层全面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部生态经济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
    胡仪元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81-85. 
    摘要 ( 171 )   PDF(pc)(159KB) ( 192 )   收藏
    大自然也是依赖平衡的,面对我国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通过生态经济的利益补偿机制,建设一个生态资源能够自我补偿和修复的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在这个机制中,参与生态活动的各关系人成为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基金的支付主体和接受主体),而人—自然—经济的协调则成为其补偿的客体;要实现生态补偿就必须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等三个原则;作为一个运行机制,其实现路径是以利润分成制等五种方式筹集补偿资金,其实现方式是对生态资源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其实现手段是探索和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投资与证券
    转轨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战略步骤与政策选择
    陈梦根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86-91. 
    摘要 ( 120 )   PDF(pc)(178KB) ( 153 )   收藏
    在转轨经济条件下,新兴证券市场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奠基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已经走过奠基阶段,进入了市场化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证券市场建设的关键在于大力推动以效率为核心的市场整体创新,提升市场效率,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理论功能,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服务。从理论内涵上看,市场化整体创新战略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四个方面,从政策实施上看,证券市场加速市场化进程可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步,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成因与治理对策
    周新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92-95. 
    摘要 ( 176 )   PDF(pc)(128KB) ( 212 )   收藏
    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形式的多样性、利益的相关性、报表的操纵性、结果的危害性。非公允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造成上市公司的业绩虚假,由此产生的泡沫通过股市的价格传导机制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加强监管,予以治理。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立法、首发审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定价方法、独立审计等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研究
    农民的联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孙志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96-99. 
    摘要 ( 185 )   PDF(pc)(122KB) ( 281 )   收藏
    农民的弱势群体特征,要求农民应采取联合方式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农民的联合包括农业生产的联合和非农行业的联合,农业生产的农民联合可以使农业生产工业化,也可以使非农行业的农民联合享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利益,这两种形式的联合必须从农民利益角度考虑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农业生产的农民联合在初期要支持非农行业的农民联合,发展以后后者则要支持前者,形成农村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史研究
    宋代文人的治生与商化
    徐永斌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00-105. 
    摘要 ( 178 )   PDF(pc)(412KB) ( 112 )   收藏
    宋代有诸多文人从事治生和商业活动。成名文人或踏入仕途的文人从事这类活动多不是因为生活贫苦所致,其治生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为润主作文或撰写碑铭来获取报酬,已具有一定的商业化特点;下层文人常常是因经济拮据不得不忙于治生或经商,其从事治生的手段是多样的,甚至从事一些为时人不齿的行业,去职或遭罢官的文人,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宋书·符瑞志》历史价值初探
    金霞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06-111. 
    摘要 ( 296 )   PDF(pc)(173KB) ( 850 )   收藏
    南朝沈约编纂的《宋书》首创《符瑞志》,集先秦两汉祥瑞思想之大成,对后世史书多有影响,而学术界对其评价较低,重视不够。从史学史、政治思想史和生态史资料方面来看,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值得我们重新进行谨慎、全面的探讨与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现代史研究
    鸦片战争时期中西法律观念比较
    乔素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12-117. 
    摘要 ( 362 )   PDF(pc)(176KB) ( 1425 )   收藏
    鸦片战争时期,中西方对于主权、国际关系、民商法律以及刑罚等问题的认识存在重大差异。中方的法律观念建立在皇权专制基础上,力图将西方社会纳入传统朝贡体系。西方国家虽然已经确立平等主权观念,但认为主权属地原则只适用于同等文明之间,作为弱势文明的中国应该服从于西方法律。两种均以优越自居的法律观念相遇,冲突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析晚清捐纳的失控
    陈先松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18-122. 
    摘要 ( 184 )   PDF(pc)(149KB) ( 805 )   收藏
    晚清政府为了弥补财政开支不足,不惜大兴捐纳事例,使得捐纳的规模、程序、流品以及捐纳人员的铨选等逐步失控,捐纳的失控与严重的财政危机、地方权力的扩大、捐纳市场的疲软等因素有关,它不仅使得晚清的吏治更加败坏,还弱化了捐纳的敛财功能,扰乱了国家正常的人事制度,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晚清政权的败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民国时期女子的财产继承权
    郑全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23-128. 
    摘要 ( 331 )   PDF(pc)(195KB) ( 767 )   收藏
    经济独立是妇女获得解放的基础,而享有财产继承权是妇女达到经济独立的重要途径之一。民国时期兴起争取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运动,使《中华民国民法》明确赋予了女子财产继承权。但从司法实践与社会实际两个角度全面衡量,民国时期虽然在法律上赋予了女子财产继承权,但女子财产的继承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受到相当限制的,更无法与男子财产继承权相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学研究
    人生审美哲学论
    张晶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29-133. 
    摘要 ( 198 )   PDF(pc)(161KB) ( 143 )   收藏
    审美是人生不断完善、趋向理想化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的发展在于生命运动,而人的生命运动不同于动物,而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实现人的本性的完善化。人的审美活动,在相当程度上是感官能力的丰富与提高,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论述了感觉在人的生命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感觉能力的重要性。在人的生成之中,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增长、提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情感的冲动与创造的欲望,想象与主动构形的能力和人对生活不断涌现的新鲜感和生命的激情。审美是以感觉的融合与理性达到自由的和谐,从而使人生境界得以不断地超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学研究
    范式革命与文艺学转型
    李衍柱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34-138. 
    摘要 ( 168 )   PDF(pc)(165KB) ( 272 )   收藏
    当前中国文艺学所进行的转型是一场范式革命。范式既是科学理论的推进器,又是某一科学理论论证的起点和终点,每一新的范式都含有为学科提出的新的理论、方法、标准与研究模式。目前中国文艺学面临的严重危机已成为新的文艺学诞生和形成的前奏,文艺学新范式的成熟是一个过程,克服危机与解答现存的问题是同步的。要言之,目前的危机主要体现为八个问题,即终结论、取代论、过时论、边界论、滞后论、数字鸿沟、评估关系化及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克服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和文艺实际的倾向,去研究和回答文艺学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话语与民族根性
    高楠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39-145. 
    摘要 ( 161 )   PDF(pc)(196KB) ( 312 )   收藏
    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家、民族间平等对话的机会日益增多,这使得一些人不由自主地夸大了世界普遍性或人类普遍性。其实,平等对话只能进行于非世界普遍性的国家或民族主体性基础上。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根性问题由此提出。中国几十年中形成的文论体系在全球化语境中解构,又在民族根性的坚持中组构。民族根性,是国家或民族发展的现实历史性或历史现实性,它既包含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历史根据,又包含这一发展的自身现实规定。坚持文论话语的主体性或主位,就是坚持说自己的话,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的话。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论一时难以与西方文论平等对话,原因不在于失语,而且于它还不具备对话的必要条件。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文论参与对话的民族根性,二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组构用于对话的中国文论话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都市文学研究
    "都市文艺":定位、性质及意义
    李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46-148. 
    摘要 ( 140 )   PDF(pc)(98KB) ( 140 )   收藏
    目前,都市文艺日渐发达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就其定位而言,都市文艺的着重点在“市”而不在“都”,因此,它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只为市场服务的主体性,提倡机会均等,不逾越非经济方式从事创作的平等性,适应竞争需要的开放性,以新颖求生存的竞争性,以及以质量求生存、优胜劣汰的分化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都市与都市文学
    赵炎秋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49-151. 
    摘要 ( 229 )   PDF(pc)(93KB) ( 165 )   收藏
    都市文学应根据作品的内容定位,即应是描写都市生活的文学。而都市生活也需定位,都市生活不能等同于发生在都市里的生活,都市生活与中小城市及乡村生活的质的区别在于其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都市人的生产方式和物质条件的质的决定,是都市生活所特有的,而描写了这种生活方式下的都市生活才是都市文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文学与文化
    从传统到现代的词学转型——俞平伯家族的词学史
    陈水云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52-159. 
    摘要 ( 139 )   PDF(pc)(572KB) ( 119 )   收藏
    从俞樾到俞陛云、俞平伯一家三代,秉承浙地的空灵之气,张扬着俞氏家族的文化风尚,是近现代词坛上著名的文学世家。他们应时而动,却不全受时风影响,能坚守一以贯之的艺术性立场,或是站在浙派的立场吸纳常州派的思想,或是站在常州派的立场却注意作品的艺术分析,或是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却也不随波逐流,反倒守望着传统,把唐宋词的艺术性提到很高的位置,这就是俞氏家族几代人对近现代词学史的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是感目会心的意象生发——叶燮的"理、事、情"一解
    李泽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60-163. 
    摘要 ( 211 )   PDF(pc)(118KB) ( 269 )   收藏
    叶燮的《原诗》所论诗之特性是以意化物,即把作为对象存在的“理、事、情”,由内到外地感于目,会于心,在默会意象之表的诗意生成中,达到对于实存对象的超越,使概念化语言不能表达、就事论事不能说明的东西,皆能得以意象地加以显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人论坛
    论创业文化环境与经济差异——"东北现象"与"浙江现象"中人力资源素质比较分析
    孔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64-167. 
    摘要 ( 133 )   PDF(pc)(126KB) ( 156 )   收藏
    通常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与经济发展速度是成正比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但在东北与浙江却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通过对东北三省与浙江省人力资源素质和经济现象的比较分析发现,创业文化环境是导致两种经济差别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而不同"在民族政治中的价值论
    姜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68-171. 
    摘要 ( 137 )   PDF(pc)(136KB) ( 108 )   收藏
    作为中国古典哲学重要命题之一的“和而不同”是中华先民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这一思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政治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所蕴涵的崇尚和平、强调和平、尊重不同文化、提倡共同进步的精神,对21世纪的人类发展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金融发展中教育的贡献与作用
    田丽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72-174. 
    摘要 ( 216 )   PDF(pc)(98KB) ( 197 )   收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教育作为知识创造和知识传递的重要途径,对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也愈来愈大,教育不但是公益性的社会行为,其本身也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因此,教育在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教育与金融结合有助于国民金融意识的培育,同时,教育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信贷质量并带动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此外,教育产业带动了新的金融资本运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民币升值压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马春光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75-177. 
    摘要 ( 136 )   PDF(pc)(106KB) ( 171 )   收藏
    对人民币升值可行性进行理论和实践性分析可看出汇率波动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升值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中国经济,我们应分散压力,保持汇率的总体稳定;改善储备风险,加强经济安全;提高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金融外汇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海外投资的步伐;有计划逐步扩大浮动汇率的范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短论
    论人的观念现代化
    贾丽艳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78-180. 
    摘要 ( 167 )   PDF(pc)(95KB) ( 134 )   收藏
    人的现代化关键和中心问题是人的观念现代化。人的观念作为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世界和规律的反映,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人的行为进行指导,从而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正确反映了社会存在的观念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滞后或超前的观念却对社会发展有极大的危害。社会的改革,往往先要改变人的观念,观念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最大障碍——公司治理
    宋煜凯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80-183. 
    摘要 ( 207 )   PDF(pc)(98KB) ( 350 )   收藏
    对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最大挑战已不在核心的业务层面,更多的是对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质疑,也是民企在境外上市的最大障碍。主要是民企的产权不清,产权结构不合理,非公允性关联交易太多,伤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要想成功地在境外上市,并能在上市后平稳运行,就必须完善其公司治理,主要是产权清晰,形成现代公司治理的理念和机制,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效果评价
    赵忠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84-186. 
    摘要 ( 178 )   PDF(pc)(119KB) ( 211 )   收藏
    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下,虚拟企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在虚拟企业运作过程中,明确各合作伙伴的合作效果的好坏,可以适时对合作状态进行调整或更新合作伙伴。采用合理的合作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区域主义发展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孙玉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87-189. 
    摘要 ( 169 )   PDF(pc)(106KB) ( 493 )   收藏
    在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出现了能给人们启示的崭新特点:新协定包括一些此前从未签署FTA或CU的国家,如日本、中国、韩国。一些国家还签署了两个以上的协定,新协定的地理空间迅速扩展,出现泛洲性和跨洲性协定,且多为双边协定。这些特点将导致多边自由化的减缓及非成员方更高的成本。还会带来各成员国更高的管理成本,使依赖区域优惠而导致的脆弱性增加。对于贸易国而言,区域贸易协定的伙伴国应是多样的,以便保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协定覆盖的产品覆盖范围应是综合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交叉与融通:文艺学学科建设2005高峰论坛"综述
    李有兵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2):  190-191. 
    摘要 ( 155 )   PDF(pc)(57KB) ( 1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