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5 ›› Issue (2): 129-133.

• 美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人生审美哲学论

张晶   

  1.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 收稿日期:2004-09-10 出版日期:2005-03-15 发布日期:2018-10-23
  • 作者简介:张晶(1955-),男,吉林四平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古代文论研究。

  • Received:2004-09-10 Online:2005-03-15 Published:2018-10-23

摘要: 审美是人生不断完善、趋向理想化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的发展在于生命运动,而人的生命运动不同于动物,而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实现人的本性的完善化。人的审美活动,在相当程度上是感官能力的丰富与提高,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论述了感觉在人的生命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感觉能力的重要性。在人的生成之中,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增长、提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情感的冲动与创造的欲望,想象与主动构形的能力和人对生活不断涌现的新鲜感和生命的激情。审美是以感觉的融合与理性达到自由的和谐,从而使人生境界得以不断地超越。

关键词: 人生, 审美哲学, 主动构形, 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 

  • B83

〔1〕王晓旭.美学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8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
〔4〕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9.
〔5〕蔡毅.创造之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42.
〔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145.
〔7〕斐然集:卷十八〔M〕.
〔8〕帕克.美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8.
〔9〕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7.123.
〔10〕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46.
〔11〕桑塔亚那.美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4.
〔12〕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8.
〔13〕四溟诗话:卷四〔A〕.历代诗话续编(下)〔C〕.北京:中华书局,1983.1180.
〔14〕姜斋诗话:卷上〔A〕.清诗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3.
〔15〕〔16〕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46.
〔17〕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01.
[1] 陈伟. 论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发展历程——以新古典美学形态为重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1-188.
[2] 祁志祥. 变与不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历时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9-198.
[3] 汤拥华. 从“风景的发现”到“临照的美学”——“诗人宗白华”的另一种读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99-208.
[4] 张晶. “凡象,皆气也”——诗学意象观念与气论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9-186.
[5] 袁济喜. “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87-194.
[6]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204.
[7] 张法. 灵-mana-spirit:原始艺术的文化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8-184.
[8] 魏义霞. 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12个空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14-119.
[9] 刘旭光. 作为交感反思的"审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美观看"理论的反思与推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77-187.
[10] 张云鹏. 审美态度与意向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88-197.
[11] 刘彦顺. 以"无时间性"消弭审美丰富性--论柏拉图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98-206.
[12] 兰希秀. “微时代:生活、艺术与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2-224.
[13] 陶水平. 意象论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以朱志荣意象创构论美学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0-167.
[14] 毛宣国. “意象”概念和以“意象”为核心的美的本体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8-175.
[15] 韩德民. 在与文化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中定位“意象”的功能和属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76-18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