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1): 234-237.

• 晚清小说的近代化进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1920-1930年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夜"意象考察

孙玉生   

  1.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 收稿日期:2006-10-02 发布日期:2018-11-14
  • 作者简介:孙玉生(1966-),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6-10-02 Published:2018-11-14

摘要: 在1920-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创作文本中,"夜"意象具有独特的生成原因、表现特征以及审美构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形态、作家的心理构成以及创作的思维机制有主要关系。"夜"作为复杂的审美客体给人以无尽的体验,死亡和恐惧、沉迷与罪恶、自省与思索、孤独与绝望以及温柔与慰藉,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意象群。"夜"意象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社会价值批判色彩。

关键词: "夜"意象, 生成, 审美, 价值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4〕海德格尔.诗人何为? 〔A〕.海德格尔选集〔A〕.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36 ,410 .
〔2〕弗洛伊德.作家和白日梦〔A〕.论文学与艺术〔C〕.北京:国际出版公司,2003 .101 .
〔3〕卡尔荣格,等.人类及其象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56 .
〔5〕李金发.艺术之本原与其命运〔J〕.美育,1929,3(10).
[1] 刘刚 杜爽. 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杭州市和深圳市智能企业样本的价值网络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07-117.
[2]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59-166.
[3] 马得懿. 无人岛屿建设融资法律机制与中国的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95-205.
[4] 赵磊. 马克思的价值范畴何以客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9-28.
[5] 刘旭光. 作为惠爱的“审美”[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82-89.
[6] 张正光. 重大疫情防控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维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84-191.
[7] 孙民. 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46-52.
[8] 许宁. 论新媒介时代小众审美趣味的显性表达[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92-197.
[9] 张云飞.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论基础——从“内在价值”到“生态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5-14.
[10] 颜翔林. 论理想的特性及其与审美理想的逻辑关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45-50.
[11] 赵玉. 价值范式:“恰当自然审美”的理论重构与新方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51-58.
[12] 张曙光. 主体性价值论的建构及其超越——价值哲学的问题意识及学术进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5-14.
[13] 刘进田. 40年来中国价值哲学的思维特征及其时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5-22.
[14] 陈定家. 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1-168.
[15] 赵秀玲. 乡村善治中互联网运用及其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75-18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