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1): 238-243.

• 晚清小说的近代化进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双重书写:显性与隐性的"他者"---《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马利红   

  1.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 收稿日期:2006-11-16 发布日期:2018-11-14
  • 作者简介:马利红(1972-),女,山西太谷人,讲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6-11-16 Published:2018-11-14

摘要: 法国作家皮埃尔绿蒂的《在北京最后的日子》是对20世纪初期遭受外强入侵后的负面中国形象的典型书写。但在这重显性中国形象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重不易为读者觉察的隐性中国形象。对"他者"中国的这一双重书写体现着对殖民主义合理性的建构与解构,代表着双重的东方主义。同时,它也是20世纪法国文学中关于中国形象书写起承转合的一个契合点。

关键词: 中国形象, 显性他者, 隐性他者, 双重书写, 双重东方主义

中图分类号: 

  • I106.6

〔1〕钱林森.法国作家与中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18 .
〔2〕Lot i,Pierre. Lesderniers joursdepekin 〔M〕.Paris :Kailash Edition ,1997.
〔3〕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36 .
〔4〕〔16〕钱林森.20 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0 ,231 .
〔5〕〔7〕〔9〕〔12〕〔17〕周宁.另一种东方主义:超越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J〕.厦门大学学报,2004 ,(6).
〔6〕〔14〕〔15〕〔19〕〔20〕Todorov,Tzvztan .Nouset lesautres〔M〕.Paris :Editions du Seuil,1987 .413 ,356 ,506 ,426 ,355 .
〔8〕〔11〕陈文海.法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33 ,441 .
〔10〕〔13〕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60 ,26 .
〔18〕钱林森.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289 .
[1] 张建琴. 在“他者”镜像中审视自身——当代中国“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176-181.
[2] 武斌. 近代欧洲的“中国形象”及其乌托邦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2): 117-121.
[3] 黄万华. 战时中国:现代中国形象完整呈现的开端[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153-15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