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本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它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体现教育公平。从人本主义研究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就会发现它有两大不足。首先,对人格培养重视不够;其次,教育体制有待完善。因此,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在教育观念上要尊重学习者作为独立个人的价值;在教育目的上,要以培养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为目标;在教育内容上,要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在教育模式上,要改变教师角色,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这样,才能打开教育禁锢,实现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1〕袁占亭.对" 以人为本" 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 2005-01-04 . 〔2〕杨叔子.文明以止化民成俗〔J〕.中国高教研究,2005 ,(11). 〔3〕刘亚平.英语综合素质教育创新探究〔A〕.来自首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的报告〔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 〔4〕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A〕.来自首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的报告〔C〕.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 〔6〕Richards J., Rodgers T .Approaches and Method s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 〔7〕南纪温, 等.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 〔8〕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 〔9〕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 :Longman , 1983 . |
[1] | 张秀武. 同胞结构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35-148. |
[2] | 蒋宝麟. 晚清科举与学堂并立时期传统教育经费用途的转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67-175. |
[3] | 严斌剑. 基于代际传递视角的中国教育公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98-105. |
[4] | 杨光. 微时代的美育问题及其当代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201-208. |
[5] | 杜卫. 论美育的内在德育功能——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48-58. |
[6] | 李玉. 钮永建民众教育思想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55-162. |
[7] | 田涛. 李慈铭与晚清的天津书院教育——基于《越缦堂日记》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63-168. |
[8] |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78. |
[9] | 张文喜. 语言视角:马克思正义观与古希腊正义观的哲学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38-42. |
[10] | 杨轶华.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教育贫困治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72-78. |
[11] | 庄芮. 美国参与亚太自贸区的行为逻辑与对中国的策略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77-86. |
[12] | 彭华民, 冯元. 中国特殊教育福利:从补缺到组合普惠的制度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80-186. |
[13] | 魏善玲.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东北籍海外留学生的救济——以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留学档案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4-130. |
[14] | 李宗刚. 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女性作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1): 167-175. |
[15] |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