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 经济程序法的缺位使经济法学的实际应用性大受影响, 加快建立、完善经济公益诉讼体制是经济实体法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 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理论依据也十分充分。加快建立有效的经济公益诉讼体制是实现社会正义、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也有助于推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和我国公共领域的进一步繁兴, 并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的民治化和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
〔1〕佟丽华, 白羽.和谐社会与公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13 . 〔2〕周耀虹.从社会现代化转型认识民间组织发展〔J〕.新华文摘, 2006 ,(6). 〔3〕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186 . 〔4〕邱本.再论经济法的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7). |
[1] | 方世荣. 东北振兴中的营商环境治理——关于拓展行政公益诉讼范围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49-54. |
[2] | 韩轶. 环境犯罪刑事法规制的立法与归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94-100. |
[3] | 王立君. 中国经济法私人实施机制的失灵及应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36-140. |
[4] | 江璐. 康德的意志概念的两个方面:实践理性和自由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12. |
[5] | 王太高.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本质分析与立法借鉴——以《环境保护法》修改为契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65-70. |
[6] | 周宁宁. 构建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设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83-86. |
[7] | 李丽峰.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公益诉讼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6): 39-42. |
[8] | 沈敏荣. 国际经济法的性质及其发展--论WTO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及其限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65-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