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6): 280-284.

• 诗学新义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苏轼的"三良"诗及其意义

罗莹   

  1.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 收稿日期:2007-06-10 出版日期:2007-11-15 发布日期:2018-11-15
  • 作者简介:罗莹(1967-),女,辽宁海城人,博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7-06-10 Online:2007-11-15 Published:2018-11-15

摘要: 苏轼两首歌咏"三良"的诗歌主题大相径庭,反映了苏轼忠君思想的转变:由单纯的"忠君"意识转到以"忠社稷"为前提的理性忠君意识,标志着诗人独立人格意志的高扬,在中国思想史和诗歌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三良, 苏轼, 忠君, 忠社稷, 独立人格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9〕〔13〕〔1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546 , 764 , 516 .
〔2〕〔5〕李学勤.毛诗正义(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27 .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195 .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3335 .
〔6〕何焯.义门读书记〔A〕.文渊阁四库全书〔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669 .
〔7〕冯惟讷.古诗纪〔A〕.文渊阁四库全书〔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585 .
〔8〕刘敞.公是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472 .
〔10〕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7268 .
〔11〕〔12〕〔14〕〔18〕孔凡礼, 王文诰.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472 , 118 , 2184 , 2144 .
〔16〕〔17〕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18 , 19 .
〔19〕孟子:滕文公〔M〕.
〔20〕〔21〕孟子:离娄〔M〕.
[1] 杨再喜. 苏轼对柳宗元诗歌的大规模接受及其后世影响---再论苏轼的"第一读者"地位和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221-225.
[2] 范立舟. 《东坡易传》与苏轼的哲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4-8.
[3] 李晓峰. 从少年豪华到文人困顿———李白苏轼诗歌风格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189-192.
[4] 张德建. 论明代散文的范式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285-292.
[5] 肖寒. 试论苏轼的"自然"论文艺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189-19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