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淝水之战后建立的后秦在十六国后期的历史上地位异常重要, 而建立后秦的羌人姚氏之所以能继前秦迅速崛起, 除却其他因素, 后秦姚氏的汉文化修养实属关键。在姚氏三代之中, 汉文化修养当以姚兴为最, 其次才是姚苌、姚泓, 其范围涵盖伦理、教育、(儒家)经学、为政诸方面, 而以教育、为政为主。后秦姚氏较高的汉文化修养不仅直接提高了姚羌的汉化水平, 推动了后秦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 而且也加速了整个十六国北朝的胡汉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
〔1〕〔2〕〔3〕〔4〕〔5〕〔7〕《晋书·姚苌载记》, 北京:中华书局, 1966年, 第2964 、2963 、2968 、2973 、2965 -2966 、2967 页. 〔6〕罗宏曾:《十六国时期统治者对儒学和学校事业的重视》,《历史教学》1983 年第9 期. 〔8〕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 第164 页. 〔9〕〔10〕〔11〕〔12〕〔13〕〔15〕〔16〕《晋书·姚兴载记》, 北京:中华书局, 1966 年, 第2975 、2979 、2979 、2979 、2979 、2985 、2978 页. 〔14〕王俊杰:《论商周的羌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羌》,《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82 年第3 期. 〔17〕《晋书·姚泓载记》, 北京:中华书局, 1966 年, 第3007 页. 〔18〕《晋书·姚弋仲载记》, 北京:中华书局, 1966 年, 第2962 、2962 页. 〔19〕〔20〕《晋书·姚襄载记》, 北京:中华书局, 1966 年, 第2962 、2962 页. |
[1] | 王明德, 陈爱平.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与中华民族的融合[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111-116. |
[2] | 周惠泉, 孙黎, 周晖. 辽金元文学:民族融合的结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2): 142-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