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4): 182-186.

• 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彭定安   

  • 出版日期:2008-07-20 发布日期:2018-11-26
  • 作者简介:彭定安, 1929 年生,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辽宁沈阳110031)。

  • Online:2008-07-20 Published:2018-11-26

摘要: 我国当代国学的兴起, 是近一个世纪以来“ 环境变迁” 与“ 心理感召” 积久之迸发:从五四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到“ 文革” 的彻底打倒, 造成文化传统缺失、民族精神否弃、集体无意识飘忽无根, 从而产生文化上的反思;; 现代化进程中, 传统文化受突袭, 民族心理惶恐失据, 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反思中呼号“ 回眸东方” , 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商场与官场应用儒学与传统文化, 以资金与权力助长了国学的兴盛。国学之兴起, 其表现有数种:精英文化层深入研究、中间层正宗研读、民间国学自发与旧模式学习、个体领会式快餐阅读。既反映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向现代的转换, 又突现世俗化商业化传播等弊病; 既取得通俗化普及效果, 又存在驳杂弱化现象。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换、文化运行的淘洗、自整顿与主流文化的引领, 国学将得以复兴, 并以新生命形态延续。

关键词: 国学热, 文化回归, 传统转型, 新生命形态

中图分类号: 

  • K203

〔1〕〔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 第10 、6 页.
〔3〕钱穆:《中国文化谈丛》, 台北:三民书局, 1984 年, 第116 -122 页.
〔4〕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 北京:三联书店, 1997 年,第35 -36 页.
[1] 左玉河. 阐释与转化:“忠孝”观念的现代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47-155.
[2] 邹小站. 清末民初思想话语中的“民权”与“国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56-164.
[3] 王法周. 钱大昕的君道观及其意义世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65-171.
[4] . 中国早期历史认识的发生路径与思维模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71-174.
[5] 孙卫国. 《史记》对朝鲜半岛史学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57-164.
[6] 刘中平. 明代两京制度下的南京[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27-129.
[7] 张昭军. 援西入儒——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18-123.
[8] 林平. 论宋代禁毁道学图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6): 87-92.
[9] 陈宝良. 明代卫学发展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6): 93-96.
[10] 田小飞. 科学融入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117-121.
[11] 富育光. 筚路蓝缕开拓创新--评周惠泉著《金代文学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172-173.
[12] 焦润明. 傅斯年与中国现代文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121-127.
[13] 李孝迁. 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121-125.
[14] 张昭军. 援西入儒——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18-123.
[15] 刘平. 背景·命运·前瞻——故宫学与敦煌学的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71-17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