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9 ›› Issue (1): 172-175.

• 当代美学的人文探索 • 上一篇    下一篇

由《牡丹亭》的传播看戏曲改编与演剧通例

邓绍基   

  • 出版日期:2009-01-15 发布日期:2018-11-19
  • 作者简介:邓绍基,193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100732)。

  • Online:2009-01-15 Published:2018-11-19

摘要: 戏曲作品从文本到演出,必然会有程度不同的变易更动,这是已由戏曲史实昭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演剧通例。至于种种变易更动,自有高下之别、文野之分和粗细之辨,人们自可臧否月旦,朱紫雌黄,却不能由此而否认上述通例。

关键词: 《牡丹亭》, 版本传播, 剧本改编, 演剧通例

中图分类号: 

  • I207.37

〔1〕郑振铎:《劫中得书记》,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117页.
〔2〕吴梅:《读曲记·玉茗堂还魂记(一)》,《吴梅全集》理论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45页.
〔3〕茅暎:《题〈牡丹亭记〉》、《凡例》,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1225页.
〔4〕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暖红室刊重刊清晖阁原本《牡丹亭》卷首叙,第4页.
〔5〕冯梦龙:《风流梦小引》,《墨憨斋重定三会亲风流梦传奇》,《墨憨斋定本传奇》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年影印明刊墨憨斋传奇本,卷首叙,第3页.
〔6〕冯梦龙:《墨憨斋重定三会亲风流梦传奇》第三十七出"皇恩赐庆”下场诗,《墨憨斋定本传奇》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影印明刊墨憨斋传奇本,卷下,第68页.
〔7〕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71页.
〔8〕吴梅:《瞿安读曲记》,《吴梅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424页.
〔9〕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1 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42页.
〔10〕王骥德:《曲律》卷三《论剧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37页.
〔11〕李渔:《闲情偶寄》卷四《演习部·变调第二·缩长为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 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年,第77页.
〔12〕徐朔方点校:《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前言”,第24页.
[1] . 同源而异派——古典戏曲理论对诗歌理论的“因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01-206.
[2] 杨隽. 论周代庙堂典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184-187.
[3] 王正兵. “孤愤之书”· “消遣岁月”· “游戏澜言”———蒲松龄、纪昀、袁枚小说创作心态之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201-203.
[4] 解玉峰. "案头戏剧"的案头式研究--读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5): 238-239.
[5] 徐子方. 明代北曲剧场兴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26-13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