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9 ›› Issue (2): 197-200.

• 反思改革开放30年艺术理论与美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向死而思"到"向死而在"---文学与死亡的亲缘性关系论略

王玉琴   

  • 发布日期:2018-11-21
  • 作者简介:王玉琴, 1970 年生, 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

  • Published:2018-11-21

摘要: 死亡母题的出现是早期人类对线性时间有了认识并意识到人必有一死的"向死而思"的产物, 是死亡意识的感性显现。人类对死亡的表达经历着一个从早期神话之达观到一般诗文之悲观再到以悲为美的动态过程, 人与自然的异质同构形成了人面对自然的黍离之悲。在观照自然与人生中, 有些意象或隐喻积淀成死亡意象或死亡原型的代名词。在"向死而在"的艺术世界中, 作家从两方面进行美学建构, 一是构筑一个以死亡为核心元素的死亡意境, 一是以死亡作为推进情节发展的原动力。经由写作的客体、主体、载体的不断结缘与互相渗透, 文学与死亡的亲缘性关系在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中被不断记忆、不断强化。

关键词: 死亡母题, 线性时间, 黍离之悲, 向死而在

中图分类号: 

  • I041

〔1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年, 第298 页.
〔2 〕赵远帆:《“死亡”的艺术表现》, 上海:群言出版社,1993 年,第5 页.
〔3 〕南川、黄炎平编译:《与名家一起体验死》,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1 年, 第270 页.
〔4 〕段德智:《死亡哲学》,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第34- 35 页 第34- 35 页..
〔5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甘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年, 第107 页.
〔6 〕北京在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年, 第191 页.
〔7 〕陆扬:《精神分析文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第58 -59 页.
〔8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 第204 页.
〔9 〕赫伯特曼纽森:《怀疑论美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年, 第222 页.
〔10 〕徐子方:《千载孤愤———中国悲怨文学的生命透视》,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 第80 -81 页.
〔11 〕曹文轩:《小说门》,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2 年, 第22 页.
〔12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第674 页.
〔13 〕颜翔林:《死亡美学》,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 年, 第149页.
〔14 〕李泽厚:《美学四讲》,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 第60 页.
[1] 高楠. 从命运神坛走下来的历史生存——就当下文学的工人生活写作而重读《共产党宣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92-198.
[2] 刘巍. “工业题材”的命名规定、时代取向与话语魂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99-204.
[3] 石锋. “工业中心”解构后的工业写作困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05-20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