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艺术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模仿"说和"表现"说的理论框架, 这不仅使传统的艺术本质论陷入困境, 而且使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变得困难起来。针对这种局面, 丹托与迪基先后提出"艺术界"与"艺术惯例"论, 尝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何为艺术的问题施行非本质主义的回答。在这里, 以往关于艺术的定义让位给关于艺术的叙事:一件物品是否能成为艺术品,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创造者、批评者、欣赏者之间所建立的某种约定, 以及与艺术史之间所建立某种联系。尽管这种理论并不深刻, 在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也极易引起争议,但毕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路向, 并对当今的艺术实践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和支撑, 这一切似乎标志着新的理论转型的来临。
中图分类号:
〔1 〕Arthur C. Danto , The Abuse of Beauty:Aesthetics and the Concept of Art , Illinois :Open Court Chicago and La Salle ,2003 , p. 3. 〔2 〕〔3 〕〔4 〕〔5 〕〔6 〕〔7 〕〔8 〕〔9 〕〔10 〕〔11 〕Arthur C. Danto,"The Artworl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no. 61, New York :Colum -bia University,1964 , pp. 571 , 572 , 571 , 573 , 574 , 575 , 575 , 576 , 576 ,579. 〔12 〕George Di ckie , Art and Aesthetics: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 l University Press ,1974 , pp. 32-33. 〔13 〕〔14 〕George Dicikie ,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An Analyt ic Approach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pp. 87 , 88 . 〔15 〕Morris Weitz, "The Role of Theory in Aesthetics, "The Jour -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 15, no. 1 (Sep., 1956 ), p . 30. 〔16 〕Noel Carroll , Beyond Aesthetics , Philosophical Essays, Cam -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 ty Press , 2001 , p. 87. |
[1] | 王峰. 齐马蓝、布里洛盒子与人类主义艺术的破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70-178. |
[2] | . “天门”下的忧思——艺术学门的新挑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54-158. |
[3] | 王小岩. 艺术与人类解放———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美学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230-234. |
[4] | 王一川. 通向艺术素养学---改革开放30年艺术理论转向与新的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151-154. |
[5] | 丁亚平. 改革开放30 年中国艺术学的应用性转向及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155-158. |
[6] | 郭必恒.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艺术学”研究:困境与突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159-162. |
[7] | 宋生贵. 指向人的理想的生命形式---人类生存实践中艺术审美活动的内在机缘及当代命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163-166. |
[8] | 罗中起. 类活动: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71-76. |
[9] | 贺丽. 当代艺术精神变迁及其文化意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84-87. |
[10] | 姚文放. 诗必须适应它所属的世纪--西方古代到近代文学传统论的社会学倾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139-145. |
[11] | 马国柱, 林红霞. 道与美本体[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5): 15-20. |
[12] | 文传泗. 艺术学理论的新视野与新方向——“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会议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191-195. |
[13] | 陈伟, 倪君.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自主意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204-208. |
[14] | 贾明. 现代技术与艺术嬗变——兼论“艺术终结”[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209-213. |
[15] | 连颖. 作为一种风格的“真实”——以纪录片为中心对艺术真实的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214-2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