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9 ›› Issue (5): 70-73.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角 • 上一篇    下一篇

程序性正当程序的悖论与重构

张闯, 刘福元   

  • 出版日期:2009-09-15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张闯, 1978 年生, 法学博士,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中心副主任, 讲师(吉林长春130022 );刘福元,1981 年生,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 Online:2009-09-15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在法治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法律程序, 特别是程序性正当程序的重要性被论者反复加以强调, 甚至被上升为法律的真髓所在。但实践证明, 程序性正当程序同样是一个利与弊的集合体, 它最为致命的缺陷在于无法面对需要加入人性化考虑的各种偶发事件。因此, 单纯地追求程序性正当程序仍然有可能导致悖论的产生, 导致与其所预设的不一致的结果出现。发现这一悖论并设计弥补方案, 是完善法律程序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程序, 程序性正当程序, 实质正义, 悖论

中图分类号: 

  • D901

〔1 〕P. A. 施泰尼格尔:《纽伦堡审判》, 王昭仁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年, 第84 页.
〔2 〕戴维 M. 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 邓正来等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 第17 页.
〔3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谢延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年, 第94 -97 页.
〔4 〕崔卓兰、季洪涛:《行政程序法原理》,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年, 第3 -4 页.
〔5 〕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 高家伟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年, 第459 页.
〔6 〕〔8 〕威廉韦德:《行政法》, 徐炳等译,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年, 第93 - 94 页 - 94 页..
〔7 〕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 刘飞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第91 -93 页.
[1] 冷传莉. 人格物上的权利冲突及其司法化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72-79.
[2] 关保英. 给付行政的精神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4): 35-41.
[3] 苏敏华.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被害人赔偿与补偿程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79-84.
[4] 吕周聚. 论村上春树的中国情结与创伤记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76-183.
[5] . 代履行催告程序的概念厘定与价值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68-73.
[6] 屠世超. 民事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利益的法律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12-115.
[7] 李旭燕. 凯恩斯逻辑解释的困境与出路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37-40.
[8] 孙文红, 李美荣.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认罪与和解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64-68.
[9] 谢晓斌. 非法人团体民事诉讼法律地位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5): 89-92.
[10] 王戬. 量刑功能的程序化:轻刑化的另一种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2): 56-59.
[11] 欧卫安. 论翻供的程序法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4): 87-91.
[12] 柳砚涛. 时间的控权功能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106-109.
[13] 张云鹏. 死刑限制的刑事一体化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78-80.
[14] 彭海青.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体系之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55-59.
[15] 葛扬. 国有企业治理悖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75-7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