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的存在和发展是需要成本的--- 生存成本, 即要有相应的商品和服务来维持人的存在和发展,由此而产生的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 具体表现为生态赤字的不断扩大。其成因在于传统生产方式的高消耗高污染、自然资源的生产消费持续增加、人口增加导致生态位占用增多、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提高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增加。不断扩大的生态赤字使人类经济社会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威胁或压力, 也许我们将没有机会偿还这些生态债务。
中图分类号:
〔1 〕李宏:《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兰州大学,2006 年, 第9 -10 、12 、44 - 45 页. 〔2 〕张可佳:《WWF 发出地球警报:人类生态赤字不断扩大》,《中国青年报》2004 年10 月27 日. 〔3 〕徐中民等:《中国1999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3 年第2 期. 〔4 〕陈丽萍等:《中国生态赤字核算与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 年第4 期. 〔5 〕徐明峰:《生态农业产业化绩效评价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5 年, 第1 页. 〔6 〕茶洪旺、和云:《高速增长的GDP 与增长中的隐忧》, 《经济研究参考》2008 年第9 期. 〔7 〕王火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江西财经大学,2006 年. 〔8 〕陈晓英:《发展经济要重视降低环境成本》, 《经济日报》2002 年4 月5 日. 〔9 〕钟茂初:《可持续消费: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视角的阐释》, 《消费经济》2004 年第5 期. 〔10 〕曹新:《社会进步与生态需求》, 《消费经济》1999 年第6期. 〔11 〕曾贤刚:《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 《生态经济》2004 年第4 期. |
[1] | 谢地,张旺鉴. 谁阻碍了民营经济成长——基于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关系的观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99-105. |
[2] | 巫晓燕. 悲剧性的灵魂史———解读建国后作家的精神策略与心路历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260-264. |
[3] | 苏畅. 宋代美学推崇审美人格之成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236-239. |
[4] | 黄楚文. 论颜元教育思想的成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147-150. |
[5] | 马树才, 胡立杰, 王永刚. 壮大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14-117. |
[6] | 郝欣, 胡振亚. 决策失误的重要成因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44-46. |
[7] | 李军. 李贺诗歌的神秘美及其成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135-139. |
[8] | 盛文军, 孟辛. 我国产业内过度竞争的成因分析与政策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3): 78-83. |
[9] | 刘保国. 论我国体制性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5): 77-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