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0 ›› Issue (5): 216-218.

• 辽海书镜 • 上一篇    下一篇

现代书信体小说文体特征论

韩蕊   

  • 出版日期:2010-09-15 发布日期:2018-11-29
  • 作者简介:韩蕊, 1969年生, 文学博士,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55)。

  • Online:2010-09-15 Published:2018-11-29

摘要: 中国现代书信体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文坛, 其独特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阅读关系的虚拟性、互动情绪的倾诉性和多种叙事方式的兼容性。这种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文体与时代的双向选择。

关键词: 书信体小说, 文体特征, 双向选择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郭沫若:《DonnaCarmela》(《喀尔美萝姑娘》), 《灰色的鸟》, 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1926年, 第51 页.
〔2〕黄梅:《推敲“自我” :小说在18 世纪的英国》, 北京:三联书店, 2003 年, 第46页.
〔3〕周作人:《晚间的来客》, 《新青年》1920 年7卷5号.
〔4〕庐隐:《丽石的日记》, 《小说月报》1923 年14卷6期.
〔5〕庐隐:《或人的悲哀》, 《小说月报》1922 年13卷12号.
〔6〕J.B.Priestley:《英国小说概论》, 李儒勉译, 重庆:商务印书馆, 1946 年, 第9 页.
〔7〕韦恩· 布斯:《小说修辞学》, 华明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第176页.
[1] 黄万华. 国家认同和世界意识:东北抗日戏剧的新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62-169.
[2] 段从学. 大地,或者说愚昧的意义--论《生死场》的"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0-177.
[3] 黎保荣. 何 为 科 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95-202.
[4] 冯静. 殖民权力场域与东北现代文学话语建构——以《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考察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74-179.
[5] 张娟. 都市文化语境下的学衡派生存悖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3-217.
[6] 汪沛. 新文化的重释与新倡——“中国新文化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5-228.
[7] 刘东方. “1918年起点说”申议——以《新青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1-187.
[8] 宛小平,朱亚坤. 功利和超功利——基于朱光潜和鲁迅的一场争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8-193.
[9] 刘朝霞. 物化·奴化·异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形象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89-192.
[10] 时世平. 以日为鉴:近代中国文学语言转型的他者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3-188.
[11] 梁建先. 论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城绅”叙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201-205.
[12] 宋剑华. 感性与理性:论新文学启蒙话语中的婚姻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68-177.
[13] 贾振勇. 何谓“父亲”?为什么要反对“父亲”?——“五四”时代家庭(族)伦理道德及“父权”观念批判再思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78-186.
[14] 卢永和. 胡怀琛与吴芳吉:超越新旧诗之争的第三种声音[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87-192.
[15] 周海波. “民国文学”研究提出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93-19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